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湛、奮發有為、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近5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達80%。學校現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四川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省部級以上專家近60人次。
學校現有21個二級學院,82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來自40個國家的留學生等共計3萬余人。
學校學科專業門類較為齊全、綜合性強、特色鮮明,現有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6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5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學校以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強化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行彈性學制、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近年來,在校學生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全國重大比賽,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000余項。每屆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得到社會高度認可,是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學校秉承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致力于科學研究。現有省部級科研平臺10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四川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旅游科研重點基地1個、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是“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科研單位”。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0項,年均到位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近40項;出版學術著作150余部,授權專利270余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約7000篇(其中被SCI、EI、CPCI-S、CSSCI等收錄近2100篇)。
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基礎寬厚、文理交融、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學校以省級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形成了優勢突出的食品與輕工學科群,在固態釀酒微生物研究、釀酒工藝優化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被業界譽為“中國白酒人才培養的搖籃”;以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構建起以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與安全、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支撐化學工業發展的較為完備學科群。創新成果“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獲得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真空制鹽關鍵設備的腐蝕與腐蝕控制技術”和“面向綠色再制造的鎢基表面材料開發及產業化”分別獲得2013年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設計”學科方向,引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彩燈文化產業的傳承與發展,已成為支撐“自貢燈會”文化品牌和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
學校始終堅持“學科支撐產業、專業服務行業”的理念,積極發揮學科、人才和技術優勢,努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以多種形式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政產學研用”合作,共同承擔各類縱向以及橫向合作項目2500余項。積極推動特色優勢學科與行業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共贏。與多家酒企共建產學研創新平臺,2017年我校獲中國酒業協會授牌建設“中國白酒學院”、以生物工程學院為平臺,與五糧液集團共建“五糧液”白酒學院、與遂寧市政府共建“中國生態釀酒產業技術研究院”、與邛崍市政府共建“邛酒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四川省酒業集團開展全面合作,聚焦服務白酒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與自貢市人民政府、自貢燈彩文化產業集團三方合作共建“彩燈學院”,在美術學院加掛“彩燈學院”,在黃嶺校區共同組建“彩燈學院培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聯動。
學校秉承開放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派出老師和學生赴國內外交流學習。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術交流合作,大力招收培養國際學生。目前已招收了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韓國、巴基斯坦、老撾、尼日利亞等4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
學校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高等教育規律,秉持“厚德達理,勵志勤工”的校訓,緊緊圍繞建設創新大學、開放大學、智慧大學、和諧大學的目標,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敢于擔當、跨越發展,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