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F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00 余人。其中國醫大師3人,首屆全國名中醫3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特聘教授1人,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短期項目專家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首屆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4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8人,首屆“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0人,首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4人,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6人。
學校一貫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讓學生得到發展機會、讓學生增強發展動力”的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養、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級中醫藥人才,其中有新中國第一批中醫學、中藥學本科畢業生和中醫藥碩士研究生、新中國第一位中藥學博士、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學博士。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形成了具有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由學生主辦的學術性刊物《中醫學與辯證法》已出刊30余年。
現有各級各類實驗室74個,其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飲片炮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
學校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7所,教學醫院28所,實習醫院36所,其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是國家發改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基地)建設單位。以學校為主體,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牽頭,成立了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聯盟。學校與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中心”,與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西醫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院。
“十二五”以來,新上各類科研項目2899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44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1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15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有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學校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單位、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高校之一,接收和培養了來自韓、日、新、以、德、法、英、美、加及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歷教育學生(含本、碩、博)及多種類型的短期進修培訓學員,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校開展了學歷教育和互換學生項目。學校與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合作舉辦成都中醫藥大學(澳門)國際學院。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在葡萄牙舉辦的分校開展了中醫針灸本科學歷教育。學校是國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教育、醫療)基地”及世界衛生組織(WHO)“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聯合國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訓中心”、黑山中醫藥中心。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