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辉u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機械工程 | B+ |
2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B+ |
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礦業工程 | B |
4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5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電氣工程 | B- |
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7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土木工程 | B- |
8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B- |
9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B- |
1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力學 | C+ |
1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光學工程 | C+ |
12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C+ |
1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水利工程 | C+ |
14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生物醫學工程 | C |
15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C- |
1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C- |
17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C- |
18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軟件工程 | C- |
學校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門類,設有24個專業學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籌)�,F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個校區,占地面積213萬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169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學校有全日制學生40311名、國際學生475名、教職工4039名�,F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雙聘院士10名、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8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7名。學校入選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和創新創業50強高校,榮膺首批“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和接班人。目前學校21個專業通過了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30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各類創新團隊在國內外競賽中屢創佳績,大學生學科競賽成績穩居全國高校50強;在2021年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4項金獎,位居全國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位;“清澤心雨”思政平臺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螺絲釘之家”入選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學校高度重視并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體育工作格局和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競技體育成績斐然,是國內迄今為止唯一一所獲得過男籃、男足兩項全國總冠軍的大學。
中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38中北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15山西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0 11:0:04山西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0 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