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范大學總共有3個校區,分別為主校區、二校區、三校區。
主校區: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貢院街一號
二校區:山西省臨汾市解放東路85號
三校區:山西省臨汾市解放東路355號
山西師范大學新校區位于臨汾市河西新城北部片區,北至緯四路,西至經二路,南至規劃三路,東至濱河西路。規劃用地面積136.1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先期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遠景預留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建成后可容納在校學生28081人,計劃搬遷20個學院和5個獨立學院到新校區。
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建校60多年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師范大學,是培養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7146人,全日制研究生358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6人;設有22個學院,55個本科專業,2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省級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4個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承擔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承擔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省級優勢專業、10個省級品牌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1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共享課程),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863人,其中專任教師1284人。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晉學者”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6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4人。
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2014年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2016年實施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9年實施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學校始終堅持“以本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就業率穩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和認可。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學校全力推進“雙一流”學科建設,大力實施“學科高峰高原建設計劃”,重點支持戲劇與影視學、化學學科率先建成高峰學科,形成以“高峰學科引領、高原學科凸起、高地學科提升”的“三高”學科體系,發揮學科集群效應,助力學科提質增效,積極實施“特色交叉學科培育計劃”,以區域重大需求為導向,不斷衍生新的學科增長點,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學校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現有全職特聘教授3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34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杰青3人,國家優青1人,“”3人。
學校主辦有一批國內外影響廣泛的報紙期刊。《中華戲曲》是海內外戲劇戲曲學界有廣泛影響的輯刊之一;《語文報》和《英語周報》享譽海內外,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馳名商標”。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不斷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先后與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外40余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系,開展了學生聯合培養、師資研修培訓、合作研究等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兄弟院校的校際交往和交流合作日益頻繁,與社會各界的互動合作日益廣泛。實質性推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3+1+1”聯合培養項目。
中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38中北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15山西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0 11:0:04山西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0 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