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習心得體會3000字范文一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開創生態文明。
講話,把愛護環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辯證法的觀點闡述了保護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三十多年時間,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喜人成就,極大地促進了強國戰略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還應當看到,我們在全力以赴抓經濟建設地同時,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資源過度開采,環境姿意污染,造成了今天我們難以治理的硬傷。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不尊重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的行為,必然要受到客觀規律的無情懲罰。我們生活在當下的人,已經深有感觸: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日漸增多,極端氣候天氣造成的巨大自然災害每每侵襲人類;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空氣污染、河水污染、農田污染,甚至連樹上結的果子都被污染。如果不采取強硬有效的手段治理,被污染的環境下人們將何去何存,不敢設想。
作為國有大型建筑企業,我們從事的國家基礎建設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系系相關。對于中標的每一個工程項目,我們從一開始上場初期,就要把認真做好施工生產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積極主動地與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取得聯系,在其指導下完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辦法。從臨時征地、駐地建設和便道、預制場、拌合站修建等都盡最大努力節約用地,想方設法保護好周邊的環境植被。同時,在用水用電和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各方面都必須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進行。各種車輛機械運行禁止揚塵,及時對道路路面和土方施工現場進行清掃和灑水處理,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和污染,功在當代,利在干秋,惠及子孫萬代。現在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經被我們這一代人在無意識地破壞和污染,如果我們不加緊采取有效地措施盡快治理,任其繼續遭受更嚴重地破壞和污染,那么,無需太長的時間,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將會逐漸消失,最終滅絕,這是必然。所以,每一個人需要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著我們生存的家園,保護我們自身及子孫后代。當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就會大大增強,未來更加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河水和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將不再遙遠,必將為全人類營造出自然優美和諧舒適的幸福生活空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習心得體會3000字范文二
近期對《 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的學習,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系列表述,其實就是生態文明觀的主要含義在中國背景和語境下的另一種形象化表達,所強調的是通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逐漸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嚴重生態環境難題的同時,找到一條通向的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關系的現實道路。
主席曾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在低碳環保產業轉移和邁向強盛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關系到人民生活安康和子孫萬代幸福的環境保護放在思想的首位,工作的首位。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中,耕地、山林、草原資源(數量和質量)急劇退化;農業的命脈水資源的人均數量和質量急劇下降,至今沒有根本性的解決良法;農業勞動力資源急劇萎縮。在人均資源減少的前提下,理當更應珍惜資源、保護資源、培育資源,更應遵循自然界的生物循環規律,結果是反其道而行之。現實中,各利益集團隨意或憑借強勢力量占農林牧用地以作他用,或土地粗放經營,生產效率低下,對土地資源形成嚴重的浪費。農藥份量越來越重錢財浪費越來越多,成本也越來越高。造成土壤酸、板、毒越來越嚴重,由此帶來的面源污染也與日俱增。
人們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為了當下的GDP賬面還看,盲目發展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破話綠水青山,最后不得不回頭投入巨資處理。西部一些地方過去建了不少鉻鹽化工廠,當時只顧賺錢,而顧不上處理廢物,鉻渣直接堆放在草原上、河灘邊。青山變成了垃圾山,綠水變成了黑水。這種“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許多國家都走過。上世紀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當時這些國家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我們應該引以為鑒,從中學習,探索一條環境保護的新路,一條適合地方生態環境條件的綠色發展道路,實現綠水青山、城鄉協調的發展范式。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只是追求GDP,追求產品,卻沒有把生態產品作為人的生存發展的必需品,也沒有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概念,也沒有在人和自然的關系中學會怎么樣去約束人的行為。甚至到今天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環保和發展是對立的,還有部分人認為環保是包袱,抓環保就會影響GDP,就會影響發展,
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對了人類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推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中國生態環境的現狀令人堪憂,土壤、空氣、水污染較嚴重,人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還不夠強烈,我們需要各個擊破,從多角度、多渠道解決問題和改善現狀。我們可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解決資源問題的同時,也從源頭上解決和改善環境污染問題;各級政府部門(官員)綜合性治國理政能力的全面提升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關鍵之所在,追究污染企業的責任,還有對當地政府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必須明確,占社會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民群眾,他們既是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是享用者,我們需要號召大家一起為之做出自己的貢獻。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始終是一個來自最廣大人民群眾、又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業。換言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終究需要成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自主、自愿和自覺的選擇(行動)。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的任務是學習,學習好理論知識,并與實踐結合起來,用知識武裝自己。同時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號召身邊的同學和朋友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一起來保護環境。環境保護將是場持久仗,但也不能忽略小地方的治理。這幾年里,我們家鄉的環保意識有了很大的加強,以前垃圾是隨處扔,即使要清理也比較困難,但現在大家都會把垃圾放到統一的收集處,而且保持自己門前的干凈整潔;在節約用水方面也有了很多措施,比如用廢水收集起來澆菜;將“光盤”行動做的更徹底。這些雖是小事,但是我生活的小村莊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慢慢這就會累積成一股大力量,成為全民運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樹成材需要十年,而要使大地蔥蘢,十年遠遠不夠,沒有定力不成。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生態底線”意識,哪怕發展慢一些,周期長一些,也一定要守住生態紅線,為子孫后代留一些綠色的、生態的、長遠的財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習心得體會3000字范文三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組織觀看《青山綠水紅日子》相關文件及有關會議精神,我局領導高度重視,于2011年12月26日組織召開了全局干部職工會,傳達了縣委、縣政府關于組織觀看《青山綠水紅日子》的有關要求,并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有關要求采取分散的方式進行學習,要求全體干部職工下班回家后務必準時收看
觀看《青山綠水紅日子》后,收獲頗多,受益匪淺,我們不但為貴州影視制作的進步感到高興,也為電視劇所傳達的內容而感動,更為貴州的發展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青山綠水紅日子》是繼《奢香夫人》后在央視播出的又一貴州制作,反映貴州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的電視劇,所不同的是《奢香夫人》反映的是黎族偉大的女領袖奢香夫人的卓越貢獻與驚人才干,奢香夫人為貴州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青山綠水紅日子》講述的則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后貴州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建設的奮斗歷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青山綠水紅日子》更富現實意義。
《青山綠水紅日子》是以貴州遵義市開展的“四在農家”活動為題材、描述遵義市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的好劇,真實地反映了貴州遵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及“四在農家”的政策;真實地表現了在新農村建設下新時期農民改變他們當初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意識,依靠發展農產品經濟,種茶、種竹、栽種辣椒等,不斷增加經濟收入,并積極參與精神,實實在在地過上了紅紅火火好日子的幸福歷程;真實的宣揚了高舉,堅持“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精神,導演孫亞舒表示,該劇就是通過“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四在農家”活動中的人物和故事,來宣傳腳踏實地的科學發展觀。
《青山綠水紅日子》 揭示出“環境立省”和諧發展理念。貴州的青山綠水,不僅關乎貴州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乎貴州各族人民的子孫后代,不但要保住貴州的青山綠水,還要以“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的新農民、新面貌、新產業、新氣象的新農村建設為抓手。《青山綠水紅日子》是我們遵義市新農村建設的真實寫照,通過“四在農家”活動開展,的確為農民找到了自身產業、優美環境、改變居住、增長文化,構建安定和諧、美好家園。改變貴州長期“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落后狀況,也避免了長期外出打工造成的農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的生活、家庭、生
活矛盾產生。《青山綠水紅日子》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結合本市是實際情況,以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探索出的一條新農村建設是新路子。
貴州遵義不僅有青山綠水的優美自然風光,更有著豐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紅日子”的“紅”不僅僅是熱烈、幸福、紅火生活的,也是黔北著名的丹霞地貌、漫山遍野火紅的辣椒代表,更是紅色文化的象征,紅色是貴州的一個色彩特征。遵義會議不僅是中國紅軍、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同時紅軍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堅定的信仰、為勝利為目標而堅決執行的信心和決心等紅軍精神也浸染了遵義人民,純樸勤勞的貴州人民在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的時代變革中,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今天,在黨的正確指引下,貴州遵義所推出“四在農家”的創舉,打造出了一段段多彩的故事,展現出了一處處多彩的景色,在這多彩的土地上,襯托出紅紅火火的好日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不可能有紅紅火火的日子!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