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想到,我現在每月還可以領到780元的養老金,和城里人每月領工資一樣。”說起2天前頭一次去湖南郴州市北湖區人社局領養老金的事,71歲老人朱禮會便樂開了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郴州農民被征地政策:補償費、養老金都是按什么標準發放的。
朱禮會是北湖區安和街道雷大橋村的村民,今年他家的田地完成了征收,按照當地政府農民被征地政策,北湖區人社局需為他按月發放693元的養老金。加上原有的農村養老保險,老人養老金每月的發放數額達到了當地城鎮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同等水平。
“在北湖區,還有很多像朱禮會這樣的被征地農民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北湖區人社局局長段仁德介紹,近年來,隨著城市擴容提質和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地處郴州市中心城區的北湖區被征地農民日益增多。為了讓被征地農民生活有保障,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北湖區于2009年6月率先在湖南實施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
該政策規定,對所有集體土地由國家依法征收,導致人均耕地少于0.3畝,且在征地時依法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轄區農民均納入社保范圍。目前,該區對所有建設用地均按每平方米70元的標準予以征收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累計征繳6.7億元。
段仁德說,制定政策以來,北湖區因地制宜,不斷對政策進行細化精化,按不同年齡階段予以分類社保補貼。對第一年齡階段(16周歲以前和在校學生)一次性發給征地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對第二、三年齡階段(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方式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人均發放3.4萬元的社保補貼,對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直接在60周歲后增發養老金。
“針對轄區內老齡人口多的實際情況,北湖區連續三次對第四年齡階段(女性滿55周歲、男性滿60周歲)的被征地農民人群進行了養老金補貼提標。”段仁德說,第四年齡階段農民的增發養老金,從最初的140元/月/人提高至現在的693元/月/人,翻了近5倍。截至今年11月份,北湖區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補貼總額已達到1.7億元,受到了當地民眾的一致點贊。
達州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07廣安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10宜賓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7南充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