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職業學院教務處聯系電話為0475-8888590、0475-8888586,該校聯系地址為內蒙古通遼經濟開發區遼河大街東段、郵編為028000。
通遼職業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以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兼備中等職業教育、電大開放教育和社會培訓職能。學院成立于2004年,由原哲盟師范學校、哲盟衛生學校、哲盟教育學院、內蒙古電大通遼分校合并組建而成,辦學歷史始于1951年。
學院占地面積803畝,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56萬冊;建有校內校外各類實驗實訓場所和實訓基地200多個;固定資產4億多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校園網總帶寬達3G,免費Wi-Fi實現校園全覆蓋。
學院下設護理系、師范教育系、藥品食品系、機電工程系、財經管理系、信息技術系、醫學系、公共教學部、馬列教學部、電大分校(繼續教育)、附屬中專學校等11個教學機構和附屬醫院、口腔醫院2個附屬單位。現有教職工近800人,其中,專任教師占76%;副高級以上職稱占43%,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36%,“雙師型”和“雙師素質型”教師占57%。自治區教學名師8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榮獲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5人。現有各籍各類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1萬人。現開設醫藥衛生、師范教育、機電工程、財經管理、信息技術5大類32個高職專業,并與本科院校合作聯辦本科教育。其中,護理、藥學、學前教育、會計、建設工程監理5個專業是 自治區級品牌專業,護理、藥學2個專業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擁有自治區精品課程13門。
學院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是通遼市下崗職工再就業、職業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內蒙古東部體育職業技能等多種行業的培訓基地。開辦通遼城鄉社區大學、老年開放大學,形成了中高職緊密銜接,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齊頭并進,覆蓋城鄉、面向全體的終身教育體系。
建院以來,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著力實施一手抓高職人才培養、一手抓職業技能培訓的“雙輪驅動”戰略,為社會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高技能型人才,完成地方和部門行業培訓任務5萬多人次。與國家開放大學、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倫貝爾學院等區內外高校開展聯合辦學,與一汽集團、亞泰集團、奇瑞汽車、葵花藥業、中清研信息技術研究院、瑞康醫藥、寶島眼鏡、大連春和醫學科技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學院先后獲全國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職工創新大賽優秀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和內蒙古金獎、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殊榮,涌現出“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干”馮慶芳老師、“全國道德模范”周艷梅同學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
半個多世紀的薪火傳承、融匯發展,學院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自治區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資助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科技創新先導型學院(系)、全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通遼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9年通過教育部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成為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近三年,學院加大建設改造力度,護理實訓大樓啟動建設,體育館、圖書館、教室、宿舍、食堂面貌煥然一新;改善教學實訓條件,藥學標本館和汽車、會計、康復等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先后投入使用;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建成標準化考場104個,教學多媒體設備更新升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加快校園綠化美化步伐,花園式校園初具規模;實施“方便師生”工程,過街天橋、智能快遞站、自助銀行、洗衣房、公共自行車等建成使用;學院附屬醫院與市醫院聯合辦醫,師生衛生保健得到可靠保障;加強校園安全防護工作,建有覆蓋全院的視頻監控系統,公安干警、城管人員24小時駐守校園,確保了學院的安全穩定。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