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理工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該校是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國家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產教融合項目學校100所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校。
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2萬余人,校園占地面積1760畝,建筑面積約5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3.95億元,建有22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實驗室,36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豐富,現有館藏總量326.6冊(截止2018年底),其中紙質圖書160萬冊,電子圖書166.6萬種(冊),自建有“館藏數字書庫”“南工文庫”、“仲景文獻數據庫”、“建筑科學專題庫”“中醫學專題庫”“外文數據庫IEEE”“外文數據庫IE”等特色數據庫。主干帶寬2萬兆、出口帶寬9000M的校園網覆蓋全校,在全省率先實現大二層扁平化網絡架構,有線、無線、IPV4、IPV6統一身份認證,終端計算機21000余臺。
學校堅持“做強傳統工科,發展新興工科,做優特色學科”,逐步形成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契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集群,契合區域產業需要,圍繞服務南陽先進裝備制造、光電信息、電商及物流、“楚風漢韻”古建筑遺存保護、仲景品牌醫藥等支柱、新興產業,分別打造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中醫學、中藥學等一批核心專業集群,逐步形成產業群、專業群、人才鏈與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對接。現有19個教學院部,覆蓋理、工、管、文、經、教育、法、醫、藝術等9大學科,開設52個本科專業,其中9個教育部、省教育廳“卓越計劃”試點專業,16個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專業以及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0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
學校堅持“高起點、分步走、雙師型、可持續”的教師隊伍建設指導思想,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相結合、學校教室與企業工程師詳解會,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658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60人,博士、碩士學位1116人。擁有河南省優秀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優秀管理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5人,建設有20個省、校級創新型科技團隊和優秀教學團隊,設有“河南省博士后研發基地”,聘請多位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學校堅持“教學為重,教學與科研并舉,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服務教學質量”的理念。鼓勵教師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促進教學內容更新,形成科研與教學的良性互動。近3年立項科研項目328項,其中國家級10項、省部級171項;公開發表論文26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150本,主參編教材100余部。主辦的《南陽理工學院學報》國內外公開發行,影響力不斷提高。
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開展校地合作,主動適應地方需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擁有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教育部工程實踐基地、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研發基地、省重點實驗室、南陽協同創新研究院、中關村領創空間等一批科研平臺。組建“智能制造”、“中景健康養生”、“電商實訓”、“教育國際交流”等科研服務中心。與美國通用電氣、德國博世、長城計算機等共建實驗室,與中興通訊簽約共建“南陽理工·中興新思學院”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開辦有九州通班、宇通班、理光班、二機國貿班等校企聯合班。近3年與企業聯合申報應用性研究課題140余項,參與企業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170余項,獲省、市成果獎勵500余項。
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工作,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引領就業,力爭畢業生“能就業,會就業,就業好,敢創業”。對畢業生進行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大力開展就業基地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我校近5年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多次獲“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評估優秀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