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大學的郵編為101416,該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八一路1號,是一所培養航天指揮管理與工程技術人才的綜合性大學。
在京郊明珠懷柔,毗鄰雁棲湖國際會都,近靠慕田峪長城雄關勝地,坐落著一所我軍改革調整后重新組建的軍事高等教育院校——航天工程大學。這里是我軍高素質新型航天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航天科技創新的前沿高地,是航天領域的高端智庫,更是青年學子獻身國防事業、放飛航天夢想的知識殿堂。
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和深厚歷史積淀的軍隊院校,伴隨我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偉業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經中央軍委批準,以原裝備學院為基礎重建為航天工程大學,地位更加重要、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榮。大學主要面向全國全軍培養航天領域指揮軍官、技術軍官、士官、文職人員和軍民融合人才,承擔航天領域關鍵技術研究、軍民融合和國際合作等任務。近些年來,大學始終突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發展,先后培養出以我國第一代航天員和航天工程指揮長、總師為代表的杰出人才,走出了不少共和國將軍和大批師團職領導干部,造就了眾多航天指揮人才和工程技術骨干。
大學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全軍第一批本科教學優秀單位。現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24個本科專業,形成了軍事學、工學、理學、管理學協調發展,覆蓋航天高技術及戰略支援關鍵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專業體系。
大學擁有一支由中國科學院莊逢辰院士、中國工程院沈榮駿院士和校長中國科學院周志鑫院士領銜,以一大批優秀名師為骨干的高素質教員隊伍。現有230余名教授、副教授和一批全國、全軍優秀教師,30余名軍委科技委和國防領域專家,20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有40余人獲何梁何利獎、中國航天基金獎、中國科協“求是獎”,5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大學先后承擔千余項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重點航天裝備型號研制任務,獲國家級和軍隊級教學成果獎50余項,獲國家級、軍隊級科技成果獎440余項,申報知識產權340余項,多個獎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大學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條件和公共服務體系,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軍隊級重點實驗室,建有航天模擬訓練中心、航天試驗訓練中心、深空探測組網天線陣列、航天測控站、國家核高基集成技術攻關基地等一批重點專業實驗室,建有占地近3000畝的現代化校園和具有軍內先進水平的數字校園系統。
進入,航天工程大學將立足航天、服務全軍、放眼世界,打造太空領域新型人才搖籃,努力創建世界一流的航天工程大學。熱忱歡迎矢志建設航天強國的青年學生報考!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