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驗技術專業考研方向共有4個,分別為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方向、臨床醫學專業方向、基礎醫學專業方向、內科學專業方向。
醫學實驗技術專業考研方向1: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專業介紹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此專業分為放射學(包括X線、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學)、超聲醫學及核醫學三部分。主要包含:器官的正常影像學表現及其解剖基礎;各個系統疾病的影像表現、影像表現的病理基礎、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和鑒別診斷;正常和病理組織的功能成影和分子影像學;介入放射學在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應用;醫學影像的圖像處理;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培養目標
培養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堅持真理,獻身科學,作風嚴謹,為人正派,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學科研和教學,熱愛專業,適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醫學影像儀器的性能有很大改進。己經廣泛用于多個系統和部位各種疾患的檢查和診斷,使診斷水平有很大提高,在臨床上發揮重要作用。在介入診斷和治療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使許多疾病能得到微創治療,特別是對某些腫瘤的治療效果可與內科治療或外科治療相媲美,已成臨床首選治療方法之一。
核醫學是涉及多個學科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新興科學。與先進國家相比有待發展
就業去向:
主要到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大型的醫療設備公司工作。
醫學實驗技術專業考研方向2:臨床醫學
專業介紹
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相關自然科學基礎、較扎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以及一定的預防醫學知識、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臨床醫學專門人才。
發展前景
就業前景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國總的畢業 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各科的醫療、預防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醫學實驗技術專業考研方向3:基礎醫學
培養目標
基礎醫學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般地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受到基礎醫學各學科實驗技能的基本訓練,重點掌握幾類基本的生物醫學實驗技術。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創新精神、較好的學習能力以及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畢業后能夠勝任高等醫藥院校、科研機構及臨床有關實驗室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醫學實驗技術專業考研方向4:內科學
專業介紹
內科學專業是臨床醫學中的核心學科,臨床醫學的共性診斷與治療思維,集中表達在內科學中;且在臨床實踐中,內科疾病也最為常見,因此學好內科學不僅對學習、掌握其它學科有所裨益,而且更是大多數病人的需要。 內科學是二級學科,包括呼吸病學、循環病學、消化病學、泌尿系統疾病學、血液病學、內分泌代謝病學、風濕免疫病學及中毒部分等。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