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學是一本大學,該校是北京市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523 | 549 | 17617 | 4883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574 | 554 | 8538 | 2066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86 | 600 | 23534 | 4376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41 | 17325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一批 | 556 | 551 | 9474 | 3943 |
遼寧省 | 本科批 | 579 | 593 | 15178 | 3003 |
吉林省 | 本一批 | 561 | 559 | 11241 | 2239 |
黑龍江省 | 本一批 | 564 | 556 | 12732 | 2329 |
江蘇省 | 本一批 | 359 | 44011 |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68 | 582 | 23259 | 6101 |
福建省 | 本一批 | 533 | 567 | 19697 | 4455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85 | 11467 | ||
山東省 | 本科批 | 577 | 30424 |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72 | 564 | 33407 | 9433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73 | 573 | 19247 | 4898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55 | 23476 | ||
廣東省 | 本科批 | 542 | 552 | 34877 | 17165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562 | 17286 | ||
海南省 | 本一批 | 641 | 5579 | ||
重慶市 | 本一批 | 587 | 13808 | ||
四川省 | 本一批 | 612 | 26189 | ||
貴州省 | 本一批 | 531 | 562 | 18536 | 6128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86 | 586 | 14650 | 4708 |
陜西省 | 本一批 | 559 | 17771 | ||
甘肅省 | 本一批 | 524 | 14893 |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56 | 5212 |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496 | 6385 |
學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1933年更名為北平市市立高級職業學校,1936年增設土木工程科,后歷經北京市市立工業學校、北京市建筑專科學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學校、北京建筑工程學校、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北京建筑大學。學校1977年恢復本科招生,1982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學士學位授予高校,1986年獲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被確定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2年“建筑遺產保護理論與技術”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成為博士人才培養單位。2014年獲批設立“建筑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簽署共建協議,學校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學校“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獲批“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2017年獲批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2018年5月,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筑學、土木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月,學校“工程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有西城和大興兩個校區。西城校區占地12.3萬平方米,大興校區占地50.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48.8萬平方米。目前,學校正按照“大興校區建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西城校區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養、科技協同創新及成果轉化基地”的“兩高”布局目標加快推進兩校區建設。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146.9萬冊、電子圖書185萬冊,大型電子文獻數據庫77個,與住建部共建中國建筑圖書館,是全國建筑類圖書種類較為齊全的高校。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體系完備。學校現有1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單位,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現有3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北京市一流專業1個——建筑學;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自動化。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學科設置以工學為主,兼有管理學、理學、法學和藝術學。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建筑學、土木工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擁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我校全部工學學科參加了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并獲檔次評價,其中建筑學、土木工程2個學科評估結果為B。
學校名師薈萃、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1068人,其中專任教師673名。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8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4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410人,教授144人,博士生導師27人。擁有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中科院“”1人,北京學者3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杰出人才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才8人,北京市長城學者9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個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10人,省部級優秀教師、教學名師、高層次人才、學術創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團隊、北京市教委學術創新團隊、優秀教學團隊、管理創新團隊等各類團隊28個。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學校2014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近3屆北京市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獎29 項,其中一等獎13 項。學校是首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高校,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土建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等12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另有4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市級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 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 個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77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近五年來,學生在全國和首都高校“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創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8 項、省部級以上獎勵766項。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