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www-欧美在线观看高清一二三区-欧美在线观看网站-欧美在线观看网址-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養老保險 > 正文

蚌埠農村養老保險網上繳費流程和報銷比例規定

更新:2023-09-14 09:56:22 高考升學網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愿相結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順利實施,依據《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蚌政〔2015〕18號,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實施細則適用于本市市區范圍內,具有本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
  第三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堅持政府主導與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相結合的要求,建立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
  第四條本市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由市、區(含開發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市、區經辦機構)、鄉鎮(街道)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具體經辦,村(居)委會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協助辦理,實行屬地化管理。
  第五條市經辦機構負責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管理、參保信息與公安等部門信息的核對、個人賬戶建立管理、參保人員繳費計劃的核定及與代扣代繳金融機構之間繳費信息的傳遞、待遇審批與支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轉移收入核對與到款登記以及轉出審批、綜合統計、信息化管理,對區、鄉鎮(街道)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業務經辦情況進行指導、培訓、監督和考核,統籌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個人繳費、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等業務領域中的整體應用。
  第六條各區經辦機構負責組織本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登記、建立個人參保信息臺賬、審核辦理村集體等對個人補助、符合條件人員的補繳、參保人員終止注銷關系、保險關系轉移銜接與待遇銜接、待遇復核和待遇資格認證、檔案管理、統計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基金需求匯總和上報,并對事務所的業務經辦情況進行指導、監督和考核。
  第七條事務所負責本轄區參保人員的參保資格、基本信息、繳費信息、待遇領取資格及關系轉移銜接資格等的初審,錄入有關信息,辦理基本信息變更和繳費檔次的變更,并負責受理咨詢、查詢和舉報、政策宣傳、情況公示等工作。
  第八條工作站具體負責本轄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繳費檔次選定、基本信息變更、待遇領取、關系轉移接續等業務環節所需材料的收集與上報,負責向參保人員發放有關材料,提醒參保人員按時繳費,通知參保人員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并協助做好政策宣傳與解釋、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摸底調查、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況公示等工作。

第九條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轄區政策宣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轉移銜接、待遇審核支付、養老待遇資格認證、虛報冒領養老金核查及追繳等工作。
    

第二章參保登記

第十條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鄉居民需攜帶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原件,到戶籍所在地工作站提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以下簡稱《參保表》)同時與指定的金融機構簽訂代扣代繳協議。若本人無法填寫,可由親屬或工作站代填,但須本人簽字(蓋章、留存指紋)確認。
  第十一條參保人員屬于特殊群體的,需要另外提供以下資料。
  (一)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三級以上)后未再生育(女方年滿49周歲)的夫妻:
  1.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或公安部門出具的戶口注銷證明;區(縣)級以上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三級以上);
  2.鄉鎮(街道)以上衛健部門出具的夫妻雙方目前婚育情況證明。
  (二)節育手術并發癥人員(三級以上):區(縣)級以上衛健部門出具相關鑒定結論。
  (三)城鄉獨生子女領證戶: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四)農村雙女絕育戶:
  1.鄉鎮(街道)以上衛健部門出具的絕育手術證明;
  2.鄉鎮(街道)以上衛健部門出具的夫妻雙方目前婚育情況證明;
 3.鄉鎮(街道)以上衛健部門出具的無政策外生育證明。
  (五)重度殘疾人:區(縣)級以上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二級以上)。

(六)低保對象:區(縣)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低保證明。

(七)特困人員:區(縣)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特困人員證明。

(八)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區(縣)以上扶貧部門出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證明。
  第十二條工作站要認真審核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并在表格上簽字、加蓋村(居)委會公章,將《參保表》、戶口簿及特殊群體提供的資料,在每月10日前上報事務所。
  第十三條事務所負責審查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審查通過后,在每月18日前將參保登記信息錄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并在表格上簽字蓋章,將參保資料歸檔管理。
  第十四條區經辦機構在每月23日前,對事務所錄入的參保登記信息進行復核,復核通過后,予以系統確認。
  第十五條參保人員登記信息發生變更時,由區經辦機構進行修改。變更的主要內容包括:關鍵信息變更(姓名、性別、居民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和基本信息變更(居住地址、聯系電話、參加其他養老保險情況、戶籍所在地址及繳費檔次等)。以上內容之一發生變更時,參保人員應及時攜帶相關證件到工作站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填寫《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變更登記表》(以下簡稱《變更表》)。由工作站將《變更表》和相關證明材料上報事務所,由事務所初審通過后將需要變更的信息及時錄入信息系統并匯總報區經辦機構。基本信息變更無需區經辦機構復核,關鍵信息變更經區經辦機構復核無誤后,對變更登記信息進行確認,并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變更基本信息的時間是每月1日至23日。

需要變更繳費檔次的參保人員,必須在當年保險費托收代扣前完成檔次變更手續;當年已選定繳費檔次并已成功繳費的,年度內可以申請二次繳費,二次繳費實行差額補繳,即在規定的除政府代繳標準之外的繳費檔次中,選擇高于首次繳費檔次,累計不高于最高檔次的標準進行差額補繳,補繳后財政補貼部分進行差額補貼。變更繳費檔次的時間原則上是上一年度的12月20日前。

第三章 保險費收繳

第十六條區經辦機構在每月底前將新參保人員和需更換銀行存折(卡)人員的相關信息傳遞到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負責為新參保人員和信息變更人員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銀行存折(卡)。并在次月10日前將銀行存折(卡)下發到參保人員所在轄區經辦機構,通過工作站發給參保人員。銀行存折(卡)的發放實行實名登記確認制,要建立發放登記臺賬并存檔。
  第十七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一次性繳納,由金融機構代扣代繳。
  參保人員應在規定的年度繳費截止日期前(當年繳費的截止時間是12月20日)將當年選定檔次的養老保險費足額存入銀行存折(卡)。新參保人員要在收到繳費銀行存折(卡)的當月20日前將當年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足額存入銀行存折(卡)。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2012年7月1日,下同)后,達到領取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應在到達領取待遇年齡的前一個月繳納當年保險費。
  第十八條政府對當年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繳費人員予以補貼,補貼部分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參保繳費檔次及相應補貼標準如下:  

繳費檔次(元)200300400500600700
財政補貼(元)354050

60

繳費檔次(元)8009001000150020003000
財政補貼(元)

60

繳費檔次、財政補貼按照省、市相關文件規定及時進行調整。
  第十九條特殊群體的補貼。

(一)對城鄉獨生子女和農村雙女父母(獨生子女父母已領取光榮證,雙女父母已落實絕育措施的),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區政府(管委會)在原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再給予每人每年不低于50元的補貼。
  (二)對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三級以上)后未再生育的夫妻(女方年滿49周歲)和節育手術并發癥人員(三級以上),由區政府(管委會)按照每人100元標準為其代繳全部養老保險費。
  (三)對重度(二級以上)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區政府(管委會)按照每人100元標準為其代繳全部養老保險費。

(四)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繳費困難群體,由區政府(管委會)按照每人100元標準為其代繳全部養老保險費。

代繳養老保險費及補貼標準,按照省、市相關文件規定及時進行調整。

第二十條市社會保險基金征繳中心(以下簡稱:市征繳中心,下同)按月生成扣款明細信息,在每月25日前(遇法定節假日相應調整)將扣款明細信息傳遞至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根據市征繳中心提供的扣款明細信息,在當月月底前從參保人員的銀行存折(卡)上足額劃扣養老保險費(不足額不劃扣)至“待報解社會保險基金”賬戶,并在當月月底前將扣款結果信息、資金到賬憑證等反饋給市征繳中心。
  市征繳中心城鄉居保業務科室,根據扣款信息和資金到賬憑證對扣款明細信息與實際到賬金額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要及時將金融機構反饋的扣款信息導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將扣款金額記入個人賬戶,從次月起開始計息。市征繳中心基金財務科,次月初將上月入庫金額與稅務、人民銀行進行核對,無誤后進行賬務處理。
  市征繳中心城鄉居保業務科室,要及時將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人員名單反饋給各區經辦機構,由工作站負責提醒相關人員及時繳費。至繳費截止日,仍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按中斷繳費處理。
  第二十一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不用繳費;45周歲以上的參保人員應按年繳費,繳費不足15年的也可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45周歲以下的參保人員必須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參保繳費期間中斷繳費的允許補繳。對一次性補繳和中斷補繳養老保險費的,補繳期間不享受政府補貼。
  符合補繳養老保險費政策的參保人員應及時向工作站提出申請,填報《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申請表》,由工作站上報事務所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在當月20日前匯總報區經辦機構核準,并通知補繳人將需補繳的保險費存入銀行存折(卡);市征繳中心在每月底前將補繳扣款信息傳遞至金融機構;扣款成功后市征繳中心將補繳到賬的保費計入個人賬戶,出具《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繳匯總表》(兩聯),并從次月起開始計息。
  第二十二條村集體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資助人等對參保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給予補助或資助的,及時向事務所提出申請,填報《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明細表》,由事務所審核后當月20日前報區經辦機構核準,并在當月23日前將補助或資助金額存入“待報解社會保險費”賬戶。市征繳中心收到金融機構到賬憑證后,及時將到賬信息錄入信息系統,按明細記入個人賬戶,打印《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匯總表》(四聯),并從次月起開始計息。

第四章 個人賬戶管理

第二十三條市、區經辦機構負責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用于記錄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其他補助及利息。參保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作為“個人繳費”記入;政府補貼對個人賬戶的繳費補貼以“政府補貼”名義記入;村集體和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對參保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補助或資助作為“集體補助”記入。個人賬戶記錄項目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繳費信息、養老金支付信息、個人賬戶儲存額信息、轉移接續信息、終止注銷信息等。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參保人員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時,填寫《蚌埠市老農保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申請表》,將老農保個人賬戶儲存額記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第二十四條參保人員個人繳費額到賬后,市征繳中心應將個人繳費額和財政補貼額同時記入個人賬戶,從繳費的次月起開始計息。
  第二十五條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個人賬戶儲存額從繳費的次月起開始計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結息年度。
  第二十六條參保人社會保險關系發生變化,在未參加其他基本養老保險之前,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先封存,待參加其他基本養老保險后按規定作相應變更。
  第二十七條參保人員可到區經辦機構打印《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明細表》。
  第二十八條參保人員對個人賬戶記錄提出異議的,可以到區經辦機構進行核查。經審核確需調整的,由參保人提出申請,其所在區經辦機構審核后上報市征繳中心,市征繳中心審核通過后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及時處理。

第五章待遇支付

第二十九條參保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時,可在到齡的次月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一)年滿60周歲;
  (二)按規定足額繳納保險費;
  (三)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
  參保人員年齡的認定,以居民身份證和戶籍記載一致的出生年月為準;如果不一致的,以區以上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認定為準。
  第三十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115元。對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繳費每超過一年,基礎養老金加發1%,最高不超過10%。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從個人賬戶中支付。
  第三十一條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水平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予以調整,中央基礎養老金調整標準由國家確定;市級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后實施。
  第三十二條待遇申報程序。
  事務所每月5日前通過信息系統查詢,生成下月符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員《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到齡領取通知單》,交工作站通知參保人員辦理領取養老金手續。
  (一)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需攜帶戶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證等材料,到戶口所在地工作站或登錄“安徽政務服務網”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參保人員從到達領取年齡的次月起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工作站負責核查參保人員提供的材料是否齊全準確,于每月5日前,將下個月領取人員名單及相關材料一并上報事務所。
  (二)事務所對參保人員的年齡、本人參保繳費情況等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初審,并在當月10日前將符合待遇領取資格人員的相關材料上報區經辦機構。
  (三)區經辦機構復核后每月15日前匯總報市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養老中心),市養老中心對有關材料進行核定,按有關規定認定待遇領取資格,確認未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后,計算待遇領取人員的養老金領取金額,生成《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核定表》。
  (四)市養老中心每月25日前,根據領取養老金待遇、個人賬戶資金支付等情況,編制《蚌埠市市本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支出審核表》,送市財政局。市財政局將保險基金劃轉到支出戶后,金融機構應及時通知市養老中心。
  (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實行社會化發放。市養老中心應在每月25日前將待遇支付明細清單、資金轉賬憑證等提供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應及時將支付金額劃入待遇領取人員銀行存折(卡),同時向市養老中心傳送支付回執,金融機構在3個工作日內,向市養老中心反饋資金支付明細情況。每月末,市養老中心核對無誤后,將支付信息錄入信息系統,進行支付確認處理,并相應扣減待遇領取人員的個人賬戶記錄額。
  (六)參保人員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應在當年內及時辦理養老金申領手續。對達到享受養老金年齡而延誤申辦享受手續,屬于個人原因延誤的,不予補發;屬于經辦機構原因延誤的,從基金中統一補發;補發的標準按其達到享受待遇年齡時的有關政策計發。
  第三十三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城鄉居民不用繳費,鄉鎮(街道)事務所應通知其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后,按照本細則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自《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印發之月(2014年2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六章注銷登記

第三十四條對于出國(境)定居的、跨市、縣統籌地區轉出的、參保人員死亡的,重復領取城鎮職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的,應終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并進行注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參保人員死亡的,工作站應通知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在其死亡后及時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應在規定時限內到工作站提出注銷登記申請,填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注銷登記表》(以下簡稱《注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民政部門出具的火化證明(非火化區除外),少數民族參保人員死亡的,需提供民族宗教部門提供的死亡證明;人員失蹤宣告死亡的,應提供司法部門出具的宣告死亡證明。(二)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的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能夠確定其繼承權的法律文書、公證文書或公安機關及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等部門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等;

(三)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余額和喪葬補助金無法通過原銀行賬戶支取的,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還需提供指定金融機構的其他賬戶信息。

第三十六條參保人員出國(境)定居并喪失國籍的,應攜帶本人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以及出國(境)定居證明材料,到工作站提出注銷登記申請,填寫《注銷表》。

第三十七條參保人員已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應攜帶本人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以及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證明材料,到工作站提出注銷登記申請,填寫《注銷表》。

第三十八條工作站在5個工作日內將《注銷表》及有關資料上報事務所;事務所初審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將上述資料一并上報區經辦機構,區經辦機構復審后將注銷登記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匯總后報市養老中心核定確認。
  市養老中心核定確認后,結算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和喪葬補助金,并支付給參保人員(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繼承人),對于參保人員出國(境)定居并喪失國籍的以及重復領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的,只結算其不含政府補貼的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支付成功后,對注銷信息進行確認,終止其養老保險關系,并及時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對需要跨區域轉出的,按本實施細則第九章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待遇領取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期間被判刑或勞動教養的,工作站和事務所應及時提請區經辦機構停止為其發放養老保險待遇。待服刑期滿后,再繼續為其發放養老保險待遇,停發期間的待遇不予補發。
  第四十條區經辦機構不定期通過走訪慰問、數據比對信息化手段、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開展寓認證于服務的資格認證工作。

第七章 基金管理

第四十一條市、區經辦機構應按照國家現行社會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加強基金管理。目前參照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的通知(財社〔2017〕144號)、財政部關于印發《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的通知(財會〔2017〕28號)執行。
  第四十二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賬戶的管理,按照《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等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每年末,進行基金決算。市經辦機構應編制財務報告,逐級上報匯總,并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報告預算執行情況。

第八章制度銜接

第四十四條凡參加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在原有待遇不變的基礎上,可直接辦理參加并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第四十五條原已參加老農保現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員,將原個人賬戶資金并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并按我市最低繳費標準折算成繳費年限,折算年限最長不超過15年(原個人繳費部分財政不予補貼),同時應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和繳費標準繼續參保繳費,在符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時享受相應的待遇。
  第四十六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符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也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達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年齡后可以同時享受相應待遇。
  第四十七條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又進城務工按規定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停止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但保留其個人賬戶,也可以自愿選擇繼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第四十八條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種制度需要辦理銜接手續的,按《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人社部發〔2014〕17號)規定辦理。即: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達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參保人員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其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折算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待遇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參保人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累加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第九章關系轉移接續

第四十九條在繳費期間跨統籌地區轉移社保關系的,需同時轉移關系和資金;統籌區域內轉移的,僅需轉移關系,不轉移資金。
  第五十條關系轉移流程。
  (一)轉入流程。
  1.參保人員須持戶籍關系轉移證明、居民身份證原件等有關材料,到轉入地工作站提出申請,填寫《參保表》和《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申請表》(以下簡稱《轉入表》);
  2.轉入地工作站負責檢查其提供的材料是否齊全準確,在7個工作日內將《參保表》和《轉入表》及有關材料上報事務所;
  3.事務所審核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將參保信息錄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將當月《轉入表》上報區經辦機構,區經辦機構應在15個工作日內向轉出地經辦機構寄送《蚌埠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接收函》(以下簡稱《接收函》);
  4.市征繳中心在轉入人員個人賬戶儲存額足額到賬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會同區經辦機構進行轉入審批,辦理財務到款登記,為轉入人員記錄個人賬戶。
  (二)轉出流程。
  區經辦機構收到異地經辦機構寄來的《接收函》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應按規定辦理關系轉出手續,并到征繳中心進行審批,打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出審批表》一式三份,一份寄往轉入地經辦機構,一份留存,一份傳送市養老中心。
  市養老中心收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出審批表》起10個工作日內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劃撥至轉入地經辦機構指定的銀行賬戶。
  第五十一條參保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后,其養老保險關系不得轉移。

第十章 統計、稽核與內控管理

第五十二條市轄各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是轄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責任主體。各級經辦機構、事務所以及工作站要建立統計報表制度,完成統計數據的采集和報表的編制、匯總、上報等工作。統計報表要做到內容完整、數據準確、上報及時。應定期整理、匯總業務臺賬信息,并建立統計臺賬,編制統計報表,形成統計分析報告。
  第五十三條市、區經辦機構應按照《社會保險稽核辦法》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暫行辦法》,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稽核制度和內控制度。應重點稽核參保人數、繳費憑證相關票據、繳費補貼和基礎養老金補貼金額是否真實且符合有關規定,認真核查虛報、冒領養老金情況和欺詐行為。
  第五十四條本著急用優先、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原則,實現省、市、區、鄉鎮(街道)、村(居)網絡全覆蓋,利用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進行全程業務實時聯網經辦,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參保人員及時辦理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繳費、待遇領取和信息查詢。切實提高經辦信息化水平,確保養老金發放及時準確。
  第五十五條區經辦機構每年應組織事務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參保人員繳費、待遇領取資格和領取養老金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市、區經辦機構、事務所公布舉報電話和監督電話,及時受理舉報,并對舉報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屬于冒領養老金行為的,區經辦機構應及時追回被冒領的養老金、注銷其養老保險關系,并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業務檔案管理按照《社會保險業務管理規定》(2009年7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檔案局令第3號)執行。
  第五十七條本實施細則從印發之日起實施。本實施細則如與法律、法規和上位文件相抵觸,以法律、法規和上位文件為準。

最新圖文

達州退休后養老保險

時間:2023-12-04 01:0:39

廣安退休后養老保險

時間:2023-12-04 01:0:11

宜賓退休后養老保險

時間:2023-12-04 01:0:33

南充退休后養老保險

時間:2023-12-04 01:0: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 一级成人毛片 | 亚洲综合久| 热er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 欧美久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 国产3级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9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一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在线高清 | 欧美网站在线播放 |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久久五月婷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 成人网在线看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 国产青青草原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 | 色综合中文字幕天天在线 | 幸福宝8008app隐藏入口 | 亚洲草逼视频 | 久久久久香蕉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 | 成人黄色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 | 神马天堂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专区第一页 | 99热在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 国产 日韩 第一页 | 婷婷综合五月天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在线观看的毛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