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宏彬認為,“在老齡化社會和社保壓力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相關性,實現兩者平衡無非有三個選擇,要么就延遲退休,要么就收稅,要么就減少福利。在合理制定延遲退休政策的前提下,前者明顯要優于后兩項。”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于革勝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加快,我國養老金支出會呈現剛性增長,而未來養老金繳費人口會減少,中長期養老金支付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這可能成為我國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及早謀劃這個問題。
延長退休年齡以此提高養老金給付門檻的確是隨著人口預期壽命延長而出現的必然趨勢。但如果真要推行延遲退休,應該在充分調研和收集民意的基礎上小步漸進,并個性化靈活對待。
“我現在天天關注這事,畢竟自己也快退了!奔易”本┦形鞒菂^玉桃園小區的陳寒苦笑著說。
現年56歲的陳寒目前就職于某小型企業,奮斗大半生的他原本打算再過幾年就退休頤養天年,然而最近一系列有關養老金改革的消息卻把他“嚇得不輕”。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逼近,養老金問題愈發引人關注,2013年6月初,人社部就表示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來自社科院、人大、清華、武大等院校的多個專家團隊參與制定了改革備選方案。8月12日,清華大學提出的養老體制改革方案率先在人民網上公開,其中有關“從開始實施有步驟的延遲退休計劃,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的目標”的內容格外引人關注。
“提高領取養老金年齡是否就是延遲退休?”清華大學的養老體制改革方案在網上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社會熱議。
看著剛退休的老婆每天去街心花園散步、聊天,每月還能拿到3000多元的退休金,家住北京西城區熙府桃園的王義群在羨慕的同時,心里也犯起了嘀咕,“我還能按時退休嗎?”和陳寒一樣,再有5年就到退休年齡的王義群最近也一直在關注當前養老體制改革問題,尤其是當前大熱的“清華方案”。
方案指出,根據精算原理,在平均壽命75歲的條件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應為60歲,而2030年前后中國人均壽命有望達到80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應相應提高到65歲。
因此清華大學方案對延遲領取養老金作出了如下安排:第一,從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