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村“空巢化”、“老齡化”的問題愈發凸顯,受子女外出務工、家庭收入拮據、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的養老問題“危機四伏”,“老無所養”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農村,主要有三種養老方式:社會保險養老、家庭養老、土地養老及特殊情況下的社會救助。其中,家庭養老、土地養老、社會救助在本文便不多做介紹,大家可以查看相關的新聞或者書籍進行了解,今天咱們重點為大家介紹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
新農保是2010年的10月1日開始實施的,其最大的特點是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這和之前各地開展的老農保在繳費模式上有很大差別。過去,農民繳納的養老保險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現在,農民只需要繳納一小部分,便可在60歲以后每個月領取固定的養老金。
繳費標準
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8個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其中100元、200元為特殊群體繳費檔次)。
新農保
參保原則
年滿16周歲、不是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同級財政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社會監督。
計算方式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方法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試點縣(區)基礎養老金補貼組成。中央基礎養老金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市試點縣(區)確定的基礎養老金補貼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額÷139。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所以:每年交600元到時每月領的費用為:55+(600+30)x15÷139=130元/月。
60歲后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70元)+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總額+財政補貼+銀行利息)÷139”可以看出,新農保的養老金待遇分為兩個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A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只要年滿60歲,無論之前是否繳納養老保險費,都能領取70元的基礎養老金,而這一數字在7月1號之前是每人每月55元。
而個人賬戶部分是由個人繳費總額+財政補貼+銀行利息的總和除以139所得。比如,一個人從45歲開始繳納新農保,每年繳費500元,這樣就是(50015+6015+銀行利息)÷139≈65元。
那么,60歲后每月能領的養老金金額約是70+65=135元。
總之,新農保是一項惠及民生的重大舉措,不僅有利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讓農民的養老有了保障。小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惠農政策服務于農民,讓咱農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