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牢固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辦學生命線的觀念,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致力于培養“重實踐、強創新、能創業、懂管理、敢擔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建立以素質教育為主線、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融合地方元素,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開展教學質量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與水平。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2015年圓滿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形成“教師教育”“工程教育”和“創業教育”等辦學特色;被確立為國家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創業教育示范院校、首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
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00強”、國家級眾創空間、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近五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國際級獎項28項、國家級獎項687項、省級獎項2644項。
學校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發展,堅持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同步推進,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地方能力持續增強。學校設有135個科研機構;建有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浙江省行業(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6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4個浙江省工程實驗室、1個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擁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和3個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近五年來,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6項、國家973計劃課題1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66項,省部級項目768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持人、第3單位)、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5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51項。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在教學、科研各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迄今已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與美國肯恩大學合作創辦溫州肯恩大學,與泰國東方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錫耶納大學合作創辦溫州大學意大利分校。舉辦電子信息工程和市場營銷2個國(境)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開設機械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法等11個全英文授課本科專業和機械工程、化學、軟件工程、創業教育等4個全英文授課碩士項目。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院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僑本科、碩士學生的資格,是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是首批10所“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工程”單位之一。
學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智源”的辦學傳統,弘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堅持“頂天立地、自主開放、分類分層、協同創新”的發展理念,扎根溫州、服務浙江、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努力建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和一流應用型大學,成為省內外有影響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基地、區域內高端人才集聚與培養中心、科技創新研發服務中心和先進文化培育發展中心。
溫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56浙大城市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7溫州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18浙大城市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