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招收士官的院校有: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8年,隸屬于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素有“浙江交通人才搖籃”美譽,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浙江省首批高職院校之一。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交通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是國家“雙高計劃”專業群建設單位、國家骨干建設優秀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教育部國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建設單位、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單位、浙江省四年制高職教育試點院校。
學校位于杭州市,集“西湖”“西溪”自然之靈秀,合現代化、職業化人文之特色,享有全國高職“魅力校園”、浙江省高校“美麗校園”稱號。校園占地面積40.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79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11.6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7億元,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82.8萬冊、電子圖書26萬冊,中外文數據庫19個。有教職員工650人,其中高級職稱178人,在校學生10800余人。學�,F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1名以及省部級以上人才60余名,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1個、浙江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學校設有路橋、汽車、海運、航空、軌道交通、智慧交通、運輸管理、人文、士官、繼續教育等10個二級學院,開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航海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通信技術、物流管理等30個全日制高職專業。學校與浙江科技學院聯合開辦土木工程(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四年制高職本科專業,與寧波工程學院聯合開辦汽車服務工程、網絡工程專升本專業。
學校精準對接交通行業人才需求,集聚交通優質資源,實施“分段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牽頭組建了浙江交通職業教育集團,創建了浙江省唯一的“教育部—中興通訊ICT行業創新基地”,聯手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浙江山太航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形成了學校、行業、企業的命運共同體。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物流管理、傳感器應用開發、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入選第一、第二批的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學校建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級生產型實訓基地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實訓基地10個。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浙江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近年來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成績突出,省部級以上獲獎600余項,國家級競賽獲獎200余項;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8%以上,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
學校聚焦行業發展需求,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打造品牌專業。學校緊緊圍繞服務教育強國和交通強國戰略,錨定全國首個“現代交通示范區”建設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率先實現交通現代化”要求,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構建了7個優勢特色專業群,打造具有交通特色和優勢的專業集群,形成了海、陸、空、軌道各領域協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專業體系。學校擁有國家級示范專業點4個、國家級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9個、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專業4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專業12個、全國職業院校交通運輸大類示范專業點4個。學校是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全國汽車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是全國路橋職業教育集團和航海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也是“中國-東盟交通職業教育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和秘書長單位;學校建有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委員會授牌的古橋研究中心。
學校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技術技能創新服務,重視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提高服務社會能力。學校擁有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部級行業研發中心1個、中小企業產品研發中心3個。省交通運輸科學研究院是省內唯一專門從事交通科學研究、交通科技開發、交通工程質量試驗檢測、工程技術咨詢和交通新材料研發等服務的科研機構,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智慧公路工程研發中心,擁有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綜合檢測甲級等資質13項,是全省交通系統唯一進入浙江省高院公路工程檢測鑒定對外委托機構名錄的機構。近五年學校承接橋梁檢測、通航評估、政策決策咨詢等研究和技術服務項目770余項,獲廳局級以上科研立項155項,制定行業標準10余項,累計科研技術服務到款總額7.36億元,獲省部級科技獎項20項。學校建有國家海事局授權的海員專業技能培訓資質、浙江海事局考試中心、交通運輸部職業資格中心鑒定站、交通運輸企業安全標準化一級評價機構、浙江省人力社保廳職業技能鑒定站、交通運輸部民航局CCAR-147航空器維修技能培訓基地等資質,近五年累計服務交通企事業單位3000余家,開展技術技能培訓12.5萬人次,培訓量超過70萬人日,各類培訓累計到款達1.5億元,成為浙江省交通運輸行業職業培訓主要基地。社會培訓服務品牌享譽全國,多次入選“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60強”。
學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榮獲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學校主導組建了“中國-東盟交通職業教育聯盟”,輸出國際學生培養標準10個,建成海外“魯班學�!�4所、“絲路交通學院”2所,開展海外員工培訓2800余人日,招收全日制學歷留學生25人。學校汽車類專業率先引入國際化校企合作項目T-TEP,與十大汽車國際品牌開展國際化合作,是全國首批中德SGAVE項目五所試點院校之一,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示范學校稱號。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杭州錢塘江畔,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辦建設類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前身是創辦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業學校,2002年1月,經浙江省政府批準正式成立。辦學60多年來,學校先后被確定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專業群A類)、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批100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首批示范性職教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校、全國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全國高職院校服務典型60強、全國職業教育育人成效50強、全國職業教育服務貢獻50強、浙江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浙江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園建設試點單位,連續8年獲得省教育廳教學業績考核A級,為建設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各類人才6萬余名,是建設行業人才培養的基地和搖籃。
學�,F有杭州蕭山、學院路和紹興上虞三個校區,共占地1000余畝�,F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2000余名,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16500余萬元,各類紙質圖書99萬余冊、電子圖書96萬余冊。學校建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5個浙江省“十三五”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0余個中外合作實訓基地、各類實驗實訓室108個;建有各類校外實習基地763家,其中省級示范性校外基地52家,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128家。學校為中央財政支持技能型緊缺人才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類高職師資華東片培訓中心和浙江省建造師資格注冊培訓機構、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房地產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高職�?平ㄔO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建設職業教育集團的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等。
學校發揮特色優勢,推動專業內涵建設與發展。目前設有建筑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學院、建筑設備學院、建筑藝術學院、管理與信息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士官學院、建筑一體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二級學院,以及基礎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信息技術中心、教學評價與質量監控中心、實驗實訓中心。開設29個專業,其中,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A類)1個,國家骨干專業6個,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專業4個,國家高職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
學校堅持師資培養和隊伍建設,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F有教職工620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433人,高級職稱教師119人,博士20人。1名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3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省級優秀教師稱號、4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省級教學名師稱號、2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省級教壇新秀稱號、1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第六屆師德先進個人稱號、1名教師獲得浙江省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稱號、15名教師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18名教師入選浙江省高職�?茖I帶頭人、15名教師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08名教師取得了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等國家級注冊執業資格;擁有2支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支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國家級雙師培養培訓基地2個。
學校注重教學質量提升,在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F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省級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6門;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獲得省級及以上教研教改項目88項,編寫出版國家級、省部級規劃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點教材等110余本,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4項、廳級科研項目536項,獲授權專利430項,出版專著38部;成立校企研發中心27家,其中省級研發中心6家,市級研發中心7家;師生參與編寫工法60余部,其中國家級工法2部、省級工法18部。學校還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浙江省建設科技一等獎、浙江省高�?蒲谐晒坏泉劦雀黝惇勴�25項。
浙江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2臺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4紹興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13嘉興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