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試卷中各塊內容占分比例
積累與運用約占17%;閱讀理解約占43%;寫作占40%。
試卷中選擇題分數不超過總分數的20%。
數學新課標為評價依據
首先,依據新課標所設立的課程目標,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以新課標中的“內容標準”為依據確定考試內容。
其次,根據新課標,數學課程的結果目標要求調整為了解、理解、掌握、運用四個層級。
英語詞匯增加到1600詞
在新課標1500詞的基礎上,再增加100詞。所增詞匯按使用頻率從教材中選擇。
歷史中國歷史比重增大
依據國家課時計劃,結合沈陽歷史學科教學實際,本著減輕畢業年級教學壓力的原則,對考試內容的分值比例進行了微調。試卷中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比例如下:
中國歷史:由原來的約占35%,變為約占40%。(即由原約21分,變為約24分)
世界歷史:由原來的約占65%,變為約占60%。(即由原約39分,變為約36分)
思品側重理論聯系實際
時事政治方面的考查側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學科的時政性。考試涉及到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治的時間范圍調整為:9月1日——5月31日。時事政治均以材料背景或試題載體的形式出現在題目中,考查形式不發生變化。
物理、化學沒有調整
物理、化學兩個學科在中考中已經使用了新課標,所以《考試說明》內容基本沒有調整。
市教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考試說明》遵循學科教學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落實中考改革方案,關注學生能力培養,這將更好地引領沈陽市初中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