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二本大學共有6所,名單分別為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警察學院、浙江樹人大學。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類型 |
1 | 浙江樹人大學 | 54 | 4星級 | 理工 |
2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441 | 1星級 | 理工 |
3 | 杭州醫學院 | 706 | 1星級 | 理工 |
4 | 浙江傳媒學院 | 4星級 | 語言 | |
5 | 浙江音樂學院 | 1星級 | 理工 | |
6 | 浙江警察學院 | 警校 |
浙江樹人大學(浙江樹人學院)創辦于1984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成立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之一,學校由浙江省政協主辦、省教育廳主管。堅持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辦一所讓黨放心的大學;堅持特色辦學質量引領,辦一所讓人民滿意的大學;堅持改革面向應用,辦一所讓社會歡迎的大學;堅持一流民辦高校目標,辦一所學生心中理想的大學;堅持內部共同治理,辦一所和諧向上充滿活力的大學。
辦學以來,始終秉承“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堅持“教學服務型大學”的辦學定位,經過30多年發展,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民辦高校發展之路。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高校。2004年9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同志視察學校,高度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成就并作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應用型試點示范建設學校。目前學校擁有杭州拱宸橋與紹興楊汛橋兩個校區,占地1232畝,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億余元,圖書館藏書175萬余冊,電子圖書約88萬余種。在中國民辦本科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中連續多年榮獲第一。
學校有在校學生近1.7萬人,設有12個二級學院,開設44個本科專業,5個�?茖I,其中1個國家特色專業,4個省重點專業,1個省優勢專業,1個省優勢建設專業,4個省新興特色建設專業,3個省特色建設專業。擁有5個省一流學科、教育部白俄羅斯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和省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等2個學科基地,2個省行業平臺,1個省創新團隊,25個校級研究機構及平臺。三年來,學校獲10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400余項橫向課題,科研經費近1億元。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1200人,其中教師880人,博士150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80.7%;正高職稱教師84人,副高及以上教師占43%;全國優秀教師、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61人。學校正在實施“千人業師”、“百業培師”計劃,著力建設“雙師雙能型”隊伍,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學校的建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學校致力于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通過與行業、企業的緊密合作,大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發展能力。目前,建有院士領銜的“樹蘭國際護理學院”及“山嶼海商學院”、“紹興黃酒學院”等9個行業學院,建有“紅石梁班”、“聚光班”等50余個校企訂單班、虛擬班。學校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95個,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學校注重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的有機融合,建有“大學生創業產業園”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載體。學校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提高,近三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各類競賽獎500余項,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約97%。學校設有考研班,鼓勵有志繼續學習深造的畢業生報考研究生。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8萬余名應用型人才。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深化立德樹人工作。持續推進“優秀課堂”與“文明寢室”建設,以“文化藝術節”、“科技創業節”等為載體,逐步形成“四季樹人”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學校注重開放辦學,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白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我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60多所院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生赴境外高校學習,開拓學生國際視野,促進文化交流。
今天的浙江樹人大學正在朝著“成為全國民辦高校發展的排頭兵和改革的先行者、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提供生動的浙江實踐和經驗”的目標而奮進。學校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為引領,不忘“為國植賢”的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努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工科類普通高等學校,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發電學校和1956年的杭州水利學校、1958年的浙江電力�?茖W校、1975年的浙江水利電力學校(1978年9月更名為浙江水利水電學校)、1984年的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2013年升格更名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經過60多年的不斷進取,學院的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科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以工學門類為主體,以水利水電為特色,土木、機械、電氣、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2014年12月17日,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簽訂共建協議,學校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5年2月,學校被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游覽勝地──浙江省杭州市,占地面積1231畝,在校普通本�?圃谛I�9400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現有專任教師51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3.5%,研究生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5.4%,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6人,浙江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教壇新秀5 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選15人,形成了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并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學�,F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建有主干帶寬千兆的校園網系統;擁有印本圖書81萬余冊,另有各種紙質期刊1100余種,校圖書館已成為浙江省具有鮮明水利和數字化特色,水利水電文獻資源收藏最為豐富的圖書館之一。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現設10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部(中心),開設工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文學等4大學科門類的本專科專業34個,其中本科專業25個。擁有浙江省B類一流學科6個、省優勢專業1個、省特色專業6個,初步形成了以工學門類為主體,以水利水電為特色,土木、機械、電氣、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圍繞建設應用型本科示范校,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秉持“理實融合、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理念,強調“軟硬技能并重培養”的教學理論,致力落實就業“上手快”、從業“后勁足”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9項。
學校實習、實訓條件優越,現有校內實驗(實訓)室44個,校外實習基地292個。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實訓基地”和“先進制造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資助的實訓基地;“水利工程綜合技能實訓基地”和“電力工程實訓基地”等4個為省級示范性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發揮水利學科科研優勢,不斷深化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的需求對接。近5年來,獲批國家級項目12項,省部級項目99項,獲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14項,浙江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項。公開發表SCI論文58篇,國內一級期刊論文36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34項。學校共承接各級各類橫向服務項目446項,合同額近億元�!墩憬妼W院學報》于2014年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為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入選《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的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學術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學校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是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2017年12月,學校成立了全國首家河(湖)長學院——浙江河(湖)長學院,將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在理論研究、業務培訓、經驗交流等方面平臺優勢,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致力于建成服務全國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
學校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碩果累累,學科競賽成績喜人。學校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學術科技和體育競賽活動,近年來學生在參加的各種學科和體育競賽中,獲得了大量國家和省級獎勵,在同類院校中皆名列前茅。學校是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畢業生綜合素質良好,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潛力”。近5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學校被水利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分別授予“全國水利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建校6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水利、電氣、機械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少已成為水利系統管理部門或企業的領導和業務骨干,歷屆畢業生中有200余名擔任了市、縣 (市、區)水利局副局長以上領導職務,學校被譽為浙江水利水電人才培養的搖籃。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學校將以為指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構建和諧校園,努力建成一所立足水利、服務區域、特色鮮明,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