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高考志愿填報時,很關注助產學專業,本文幫大家整理了全國開設助產學專業大學排名數據,包含該專業的簡介和就業前景數據,全國助產學專業大學排名靠前的有:中南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等,具體完整排名表見下文。
排名 | 院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專業排名等級 |
---|---|---|---|
1 | 中南大學 | 助產學 | A+ |
2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 助產學 | A+ |
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助產學 | A- |
4 | 首都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A- |
5 | 四川大學 | 助產學 | A- |
6 | 北京大學 | 助產學 | B+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助產學 | B+ |
8 | 南京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助產學 | B+ |
10 | 浙江大學 | 助產學 | B+ |
11 | 山東大學 | 助產學 | B+ |
12 | 天津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13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14 | 復旦大學 | 助產學 | B |
15 | 華中科技大學 | 助產學 | B |
16 | 中山大學 | 助產學 | B |
17 | 南方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18 | 中國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19 | 吉林大學 | 助產學 | B- |
20 | 武漢大學 | 助產學 | B- |
21 | 重慶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B- |
22 | 西安交通大學 | 助產學 | B- |
23 | 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 助產學 | B- |
2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助產學 | C+ |
25 | 山西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26 | 蘇州大學 | 助產學 | C+ |
27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助產學 | C+ |
28 | 安徽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29 | 鄭州大學 | 助產學 | C+ |
30 | 廣西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31 | 華北理工大學 | 助產學 | C |
32 | 大連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33 | 溫州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34 | 廣州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35 | 青島大學 | 助產學 | C |
36 | 延邊大學 | 助產學 | C- |
37 | 杭州師范大學 | 助產學 | C- |
38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助產學 | C- |
39 | 南昌大學 | 助產學 | C- |
40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助產學 | C- |
41 | 新疆醫科大學 | 助產學 | C- |
培養掌握護理學和助產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國際視野、終生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良好職業素質和責任感,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中能夠從事臨床助產、圍產期護理,以及母嬰保健工作的高級助產專門人才和各項基本能力。例如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和臨床助產能力,初步的助產專業教學能力、圍產期管理能力及產科相關科研能力。
畢業后能在各級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助產、護理、母嬰保健等工作。該專業前景看好,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婦女保健服務人才規格需求也不斷提高,每4000人口需要1名助產士;人性化全程陪伴分娩,要求大批高素質的助產士。本專業畢業后可報考雙證(護理資格證和助產士資格證),就業前景良好,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凡在基層從事計生專干工作,必須持有助產士資格證方可上崗。
全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
時間:2024-07-12 09:0:08全國工業智能專業大學排名2
時間:2024-07-12 09:0:57全國維醫學專業大學排名202
時間:2024-07-12 09:0:04全國土耳其語專業大學排名2
時間:2024-07-12 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