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錯了被錄取,考生沒有辦法對超過了期限的高考志愿進行修改,只能夠去自己填報的大學上學,在學校報到之后,可以選擇調劑專業;或者學生也可以選擇不去自己報考的大學上學,參加次年高考。
1、入學后申請轉專業
這個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隨著近年高校緊追國際教育趨勢,逐步開放更多學生轉專業機會。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來說給與轉專業的機會最多。比如北京大學在2016年本科生招生中,允許在學部內自由轉專業。
中國科技大學承諾大學四年給與3次自選專業的機會,實現百分之百自主選擇專業。具體時間節點為:進校一年后,學生根據興趣在全校范圍內自選學院或學科;二年級春季學期可申請學校統一組織的中期分流;二年級及更高年級每學期均可個別申請轉專業。只能說,上這樣的大學太幸福了。可是類似北大、中科大這樣的高校還是不多,而且以頂級名校為主,但大多數院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機會。主要可參考的標準:高考成績、大一基礎課程的成績、以及相應的選拔考試。如果你實在不愿意所讀專業,不妨去試試。
2、輔修課程或第二學位
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你就要學好主專業同時,去積極輔修其他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決心足夠大,還可以直接攻讀你喜歡的第二學位。輔修你喜歡的專業核心課程,這個門檻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許學生跨院系輔修課程。
比如你本來想學金融學專業,但是不小心被錄取到了新聞學,那就在學好新聞學的同時,積極到金融學院輔修它的核心課程,這樣無論是未來的就業,還是考研都有很大優勢。
還有更狠的就是直接輔修第二學位。比如在北大,即便你錄取到了哲學系、考古學,也可以到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輔修經濟學雙學位,畢業時能拿到雙學位,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在大多數高校都有這樣的通道,你去學校官網或者師哥師姐那里打聽一下。
3、跨校聯盟修讀專業
如果本校沒有你的菜,還可以跨校去尋找。如今不少高校都有聯盟,可以利用這樣的政策去讀喜歡的專業。比如,我曾經去武漢地區高校采訪,就了解到一個好的政策,武漢有7所211院校聯合辦學體(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開設的專業課,可拿雙學位,相當于“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想想你要是一所211院校學生,最終拿個武漢大學或者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985名校來說,你就偷著樂吧。
類似的辦學聯盟還有“北京學院路地區教學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在1999年聯合發起成立的。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學院路,長不過兩三公里,但在它的兩側和周邊,卻聚集了20多家高校和科研單位,是北京乃至全國教育、科研資源最密集的地區。
成員校既有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這樣的名校,也有北京電影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聯合大學這樣的普通高校。據統計,10余年來,共同體開課1200多門次,參加學習的學生超過10萬人次,學生選修共同體校際選修課已平均達到其整個選修課的40%,占總學分的8%。
4、利用插班生考試轉校
“插班生”,是的,你沒有看錯,不是大專升本科的考試,而是貨真價實的轉�?荚�。如果你要是在上海讀大學的話,那就機會了。上海自2000年起先后允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13所重點高校招收插班生。
凡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讀的全日制一年級本科在讀生,品德優良、身體健康、在完成第一學年學習并且成績全部合格,都可以參加插班生考試。而且,作為錄取的學生享受和正式統招生一樣的待遇。
當學生發現自己填報志愿出現錯誤時,學生應該及時的進行修改,尤其是自己填錯了高考志愿,可以登錄自己的填報志愿的網頁進行修改。只要在填報志愿的期限內進行修改,考生都能夠修改成功。如果超過了期限,學生就沒有辦法進行修改了,因為自己填報的志愿已經被提交。
1、入學后申請轉專業
這個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隨著近年高校緊追國際教育趨勢,逐步開放更多學生轉專業機會。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來說給與轉專業的機會最多。
大多數院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機會。主要可參考的標準:高考成績、大一基礎課程的成績、以及相應的選拔考試。如果你實在不愿意所讀專業,不妨去試試。
2、輔修課程或第二學位
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你就要學好主專業同時,去積極輔修其他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決心足夠大,還可以直接攻讀你喜歡的第二學位。輔修你喜歡的專業核心課程,這個門檻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許學生跨院系輔修課程。
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
時間:2024-07-12 17:0:03高考錄取查詢方法 錄取
時間:2024-07-12 17:0:40高考志愿錄取結果怎
時間:2024-07-05 17:0:07高考志愿錄取結果查
時間:2024-07-05 1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