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459分可以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459分可以上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新高考考459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南昌航空大學、甘肅政法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天津商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安徽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河南工業大學、北京農學院、大連民族大學、金陵科技學院等,
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 一般考生填報志愿,大多是根據高考成績排名和歷年錄取情況來衡量自己的志愿填報情況,而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為這個過程賦予了科學化和數字化。讓考生不再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是能夠以分數為基礎,盡量使志愿填報更符合自身性格和興趣,使志愿填報更科學。該系統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統,也是被他們推薦給學生使用的系統,小巧速度快、數據準確、概率值合適,基本上80%的高三學生會使用這個系統。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南昌航空大學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 | 甘肅政法大學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政法 | |
3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2 | 458 | 32930 | 公辦/本科 | ||
4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2 | 464 | 31985 | 公辦/本科 | ||
5 | 天津商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61 | 32455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6 | 天津商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7 | 江西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463 | 321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 | 廣東金融學院 | 北京 | 2022 | 469 | 31182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9 | 安徽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468 | 3135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 | 安徽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469 | 3118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1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北京 | 2022 | 463 | 321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2 | 東北石油大學 | 北京 | 2022 | 466 | 316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3 | 東北石油大學 | 北京 | 2022 | 467 | 3150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4 | 西華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462 | 3231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5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2 | 466 | 31647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16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2 | 468 | 31354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17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2 | 468 | 31354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18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461 | 3245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9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2 | 466 | 316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0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2 | 466 | 316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1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2 | 467 | 3150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2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57 | 3308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3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60 | 3262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4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63 | 321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5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468 | 3135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6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2 | 456 | 33233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27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2 | 461 | 32455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28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29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30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2 | 465 | 3182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31 | 大連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2 | 464 | 31985 | 公辦/本科 | 民族 | |
32 | 大連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2 | 468 | 31354 | 公辦/本科 | 民族 | |
33 | 金陵科技學院 | 北京 | 2022 | 463 | 321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4 | 金陵科技學院 | 北京 | 2022 | 464 | 3198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5 | 南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461 | 30039 | 公辦/本科 | ||
36 | 中南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1 | 463 | 29738 | 公辦/本科 | ||
37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467 | 2921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8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468 | 290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9 | 華東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466 | 2933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0 | 中北大學 | 北京 | 2021 | 463 | 29738 | 公辦/本科 | ||
41 | 西南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458 | 304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2 | 西南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458 | 304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3 | 西南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467 | 2921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4 | 南華大學 | 北京 | 2021 | 456 | 30746 | 公辦/本科 | ||
45 | 湖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6 | 湖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466 | 2933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7 | 南昌航空大學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8 | 蘭州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465 | 294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9 | 長江大學 | 北京 | 2021 | 468 | 29064 | 公辦/本科 | ||
50 | 長江大學 | 北京 | 2021 | 469 | 28918 | 公辦/本科 | ||
51 |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 北京 | 2021 | 467 | 29210 | 公辦/本科 | 政法 | |
52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53 | 31134 | 公辦/本科 | ||
53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57 | 30614 | 公辦/本科 | ||
54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61 | 30039 | 公辦/本科 | ||
55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
56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65 | 29464 | 公辦/本科 | ||
57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1 | 469 | 28918 | 公辦/本科 | ||
58 | 湖北醫藥學院 | 北京 | 2021 | 468 | 29064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59 | 江西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54 | 3100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0 | 江西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1 | 東華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49 | 3165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2 | 山西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452 | 31275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63 | 山西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453 | 31134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64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北京 | 2021 | 465 | 294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5 | 廣東金融學院 | 北京 | 2021 | 452 | 31275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66 | 廣東金融學院 | 北京 | 2021 | 463 | 29738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67 | 安徽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59 | 3035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8 | 湖南農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468 | 2906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69 | 蘭州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0 | 湖北經濟學院 | 北京 | 2021 | 463 | 29738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71 | 東北石油大學 | 北京 | 2021 | 456 | 3074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2 | 安徽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1 | 458 | 304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3 | 安徽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1 | 460 | 3021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4 | 西華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459 | 3035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5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1 | 455 | 30888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76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1 | 456 | 30746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77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1 | 460 | 30210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78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021 | 464 | 29598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79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北京 | 2021 | 449 | 31652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80 | 齊魯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463 | 2973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1 | 河南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62 | 2989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2 | 河南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69 | 2891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3 | 首都體育學院 | 北京 | 2021 | 465 | 29464 | 公辦/本科 | 體育 | |
84 | 陜西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467 | 2921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5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1 | 449 | 3165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6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1 | 450 | 3153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7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1 | 450 | 3153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8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2021 | 456 | 3074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9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1 | 449 | 31652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90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1 | 450 | 31535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91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1 | 451 | 31399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92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1 | 458 | 3048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93 | 大連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1 | 450 | 31535 | 公辦/本科 | 民族 | |
94 | 大連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1 | 452 | 31275 | 公辦/本科 | 民族 | |
95 | 大連民族大學 | 北京 | 2021 | 459 | 30352 | 公辦/本科 | 民族 | |
96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2020 | 467 | 33061 | 公辦/本科 | ||
97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北京 | 2020 | 466 | 332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8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468 | 3291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9 | 河南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469 | 327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0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2020 | 464 | 33502 | 公辦/本科 | 農林 |
如何設置高考志愿填報梯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錄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專業志愿從高到低拉開檔次所形成層次階梯。
通常來說是指第一個志愿院校與第二個志愿院校之間梯度關系,也可以說是同一個志愿院校不同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數差或者是批次與批次之間的分數差。
一、高考志愿梯度的種類及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專業梯度、批次梯度,過去大家對前兩種志愿梯度考慮的較多,而對批次梯度考慮的較少。
1.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是指填報各批次志愿時,對不同批次志愿的策劃和設計上要有梯度,使所填報的各批次志愿之間相互銜接。
從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三個專項計劃招生(國家級貧困專項、高校農村專項、地方貧困專項)要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之間設立一個單設本科批次。
目前多數省高考錄取批次設置為六個批次(提前批、單設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職專科批)。這六個批次互不影響、互不交錯,是各自獨立的過程。省級招辦嚴格按照批次和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進行提檔,實行批批清、上不清下不接的錄取過程。
即先提取填報了提前批次考生的檔案,等提前批次全部錄取結束后,再進行單設本科批次的錄取,依此類推。
已被提前批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批次的錄取。沒有被提前批次錄取的考生檔案則投向下一個批次,依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個批次錄取院校招生結束。
批次志愿之間相互銜接的一般方法是:主報批次所選院校錄取的分數要大于下一批次所選院校的錄取分數,主報批次上一批次錄取分數要高于或者等于主報批次院校的錄取分數。
2.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辦學歷史、知名度、實力、地域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同一批院校錄取分數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錄取分數高低的層次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各類院校在投檔錄取過程中的先后順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4個(或6個)院校志愿之間要參考擬報院校3--5年錄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錄取分數段,使所報志愿院校之間錄取分數呈現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體而言,平行院校之間的分數梯度要控制在5--8分,視為合理搭配。
其具體操作為:首先要重點選定一所與本人分數相對應的院校(即穩妥院校)作為平行志愿B,其分數把握為:如若要保證熱門或強勢專業,本人分數必須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中上分數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證較好專業,本人分數要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滿足一般專業,本人分數則應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中下分數【(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選擇一所檔次相對較高院校(即沖高院校)作為平行志愿A,專業必須服從調劑,其分數控制為: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與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為宜,即可保證中等以上專業。
最后還要選擇兩所保證錄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數控制在被本人分數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報平行B院校心儀專業,也可放棄平行A志愿(沖高院校)的機會,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檢索保證錄取。
填報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點:(1)錄取分數相近的院校不宜作為平行志愿,必須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數僅達到沖高院校上年錄取最低分數時不宜填報;沖高院校半數專業不適合本人所學時也不宜填報;(3)保底院校盡可能選擇錄取分數相對較低且招生人數較大的院校。
3.專業梯度
除了所填報的學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學校中的6個專業之間也要有梯度,如果填報的所有專業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線上,一旦一個不行,很可能就全軍覆沒。
如果又未填服從專業調劑,就只能被院校退檔了。由于專業錄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專業分配規則不相同,所以,要設計好專業梯度,關鍵是要認真研究擬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規定和要求。
填報專業志愿時,各專業之間要有足夠的分數梯度,并按錄取分作降階排列。
二、運用梯度填報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報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單獨劃線,其錄取分數完全取決于當年實際報考人數和成績,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況下被錄取。
二是單設本科批次。從2012年起國家實行貧困專項定向招生計劃,這給全國832個國貧和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學的機會,單就國家專項一項計劃實施3年來,全國約有9萬名農村考生圓了以較低分上名牌大學的夢想。
由于提前批和單設本科批次實行順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經驗,就能使過重點線的考生上一個更高檔次的大學。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錄取”的機會。由于各種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會留出少數招生計劃錄取第二批本科分數線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較冷門或工作條件比較艱苦的專業,為了完成招生計劃,就采取降批錄取的辦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與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錄取時有時會降一個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報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理科考生報考文史類院校的理科專業。這些年隨著高校學科建設步伐的加快,原來純文史類或理工類院校都在朝著類院校的方向發展。
正是由于新開設的非傳統類型的專業還不廣為人知或雖知但還沒有認同,因此,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使考生可以較低的分數被錄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專業。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專業易為一些競爭力不強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報這些專業可以圓一些考生的院校和專業夢。
像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門類下邊的絕大多數專業都能實行文理兼報。
(4)院校之間的分數差不是固定不變的。
中、高分考生的選擇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線上邊緣考生的選擇余地小。
一般來說,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約,如果A志愿是沖高的院校或專業,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間梯度可適當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專業,其余各院校或專業之間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報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學校時看院校最低分,選專業時挑學校熱門專業。考生要知道熱(冷)門專業與分數直接相關,本人分數與擬選專業分數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稱作“剪刀差”),其結果是雖被錄取,但卻被調劑到了很不滿意的專業。
因此,填報志愿不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專業平均分。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廣西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廣西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1990年,時任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視察,并為學校親筆題詞“為發展電子工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學校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金雞嶺校區、六合路校區、花江校區、北海校區,分別位于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桂林市堯山風景區、北海市銀海區,校園總面積4153畝。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4.5萬余平方米。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219萬余冊,
2、湖南工業大學:學校簡介日期:2021-04-02湖南工業大學是一所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的性大學,是"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高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由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同年合并了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以包裝教育為特色,是我國第一個被國際包裝協會(IAPRI)接納的會員單位,是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的主任單位,也是全國高校中惟一的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單位和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 1995年,學校作為首批試點的院校,率先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8年被教育部評定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9年獲得外國留學生招收資格;2010年以優秀成績通過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 2013年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3
3、甘肅政法大學:【辦學歷史】甘肅政法大學是甘肅省省屬的唯一一所政法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省屬本科政法院校,前身是1956年創建的甘肅省政法干部學校,1984年正式成立甘肅政法學院,開辦普通高等教育。學校2006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2007年開辦碩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開辦國際生教育,同年被確定為甘肅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院校、全國第二批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和全國政法院校“立格聯盟”成員。2019年6月,經教育部同意,更名為甘肅政法大學。【機構設置】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建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3個、省級智庫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辦學條件】學校現有蘭州市安寧西路校區、蘭州市安寧萬新路校區、蘭州新區校區3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66.59畝,校舍建筑面積3
4、西華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創建于1946年,發軔于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立東北大學。抗戰初期,東北大學內遷至四川省三臺縣辦學。抗戰勝利后,東北大學遷回沈陽,在川北有識之士倡議及川北三十六縣十鹽場支持下,依托東北大學的川籍師生在三臺原校址創建了私立川北農工學院。1949年私立川北農工學院與著名墨學專家伍非百先生創立的西山書院共同組建私立川北大學。1950年學校遷至南充市,與川北文學院合并組建公立川北大學。1952年學校合并川東教育學院(原鄉村建設學院)、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等高校部分專業組建四川師范學院。1956年學校一分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為南充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升格為南充師范學院,1989年恢復“四川師范學院”校名,2003年更名為西華師范大學,積淀形成了“勤奮、求實、敬業、創新”的校訓。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立教報國、育才造士,矢志不渝為民族復興和地方建設服務;始終堅持
5、金陵科技學院:金陵科技學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任務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院校,是教育部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創始單位、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主席單位。學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職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和1958年成立、1984年復建的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準,兩校合并籌建金陵科技學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學校現有江寧、幕府、白下三個校區,主校區位于江寧大學城。學校占地總面積101.64萬平方米,校舍總面積65.7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7.7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96億元。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近100人。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智能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學院、網絡安全學院、計算機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內蒙古工業職業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