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民族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
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
自治區級本科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生物技術、金融學、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化學與化學工程、軟件工程
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工程2個學科為
自治區重點學科:計算數學、中國少數民族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電路與系統、材料學、思想政治教育、金融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2、北方民族大學專業排名(按推薦人數排名)
1 | 法學 | 4.4(457人) |
2 | 金融學 | 4.5(438人) |
3 | 會計學 | 4.5(323人) |
4 | 舞蹈學 | 4.6(292人) |
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1(277人) |
6 | 經濟學 | 4.2(260人)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7(193人) |
8 | 漢語言文學 | 4.3(192人) |
9 | 財務管理 | 4.6(162人) |
10 | 英語 | 4.3(144人) |
3、北方民族大學專業排名(按推薦指數排名)
1 | 產品設計 | 4.9(22人) |
2 | 阿拉伯語 | 4.8(21人) |
3 | 工業設計 | 4.8(19人) |
4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7(193人) |
5 | 軟件工程 | 4.7(143人) |
6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4.7(91人) |
7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7(45人) |
8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 4.7(32人) |
9 | 視覺傳達設計 | 4.7(31人) |
10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7(25人) |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類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區的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學校堅持大學“四個服務”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點,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辦學宗旨。學校是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國民族政策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學校現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碩士生、本科生、預科生2.1萬余人,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60%,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35年來,學校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5萬余名優秀人才,他們深諳民族文化傳統,熟悉民族風俗民情,在民族地區安心工作,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踐行者,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者,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捍衛者。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現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民族學等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MPA等9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學10個學科門類的73個本科專業;中國少數民族史等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等9個省部級優勢特色專業;法學等4個省部級重點建設專業;自動化等7個省部級“十三五”重點專業(群);機械電子工程等5個省部級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材料科學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工技術基礎等8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培養和引進并重,建設了一支質量較高、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40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560余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人,全國“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3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4人。
學校在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同時,積極面向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加強與地方政府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的合作辦學、合作攻關聯合機制,加大校地校企合作步伐,在社會服務中實現大學使命和價值回歸。近五年來,學校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670項,在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工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技術、北方語言研究、生態移民及精準扶貧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學校建設了發酵釀造工程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等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3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3個自治區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平臺、2個寧夏新型高校智庫。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