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州交通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省級特色專業(6個):通信工程、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甘肅省重點建設學科
甘肅省重點學科(19個):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力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城鄉規劃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
鐵道部重點學科(10個):鐵道車輛、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橋梁與隧道工程、鐵道信號、鐵道運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鐵路與鐵道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鐵道電氣自動化、環境工程。
2、蘭州交通大學專業排名(按推薦人數排名)
1 | 土木工程 | 4.7(788人) |
2 | 車輛工程 | 4.7(635人) |
3 | 交通運輸 | 4.8(572人) |
4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7(450人) |
5 | 自動化 | 4.6(395人) |
6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6(198人) |
7 | 通信工程 | 4.7(186人) |
8 | 交通工程 | 4.7(175人) |
9 | 給水排水工程 | 4.7(172人) |
10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4.7(120人) |
3、蘭州交通大學專業排名(按推薦指數排名)
1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5.0(13人) |
2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5.0(10人) |
3 | 審計學 | 5.0(10人) |
4 | 阿拉伯語 | 5.0(8人) |
5 | 環境設計 | 5.0(7人) |
6 | 交通運輸 | 4.8(572人) |
7 | 工程管理 | 4.8(98人) |
8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4.8(88人) |
9 | 軟件工程 | 4.8(51人) |
10 | 電子商務 | 4.8(8人) |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于1958年5月,由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主干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而成,為我國第三所鐵路本科高校,原隸屬鐵道部。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體制。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由“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建校當年,我國鐵道運輸學科奠基人之一的林達美教授、著名橋梁專家胡春農教授、著名鐵路軌道專家沈智揚教授、著名有線通信專家孫祺蔭教授、著名機械專家張殿執教授、著名無線電技術專家班冀超教授、著名數學家趙禎教授等340多名教職工從京、唐兩校成建制調入學校,之后鐵道部又抽調了一批留蘇科學技術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實教師隊伍。學校當年建校,當年招收7個本科專業446名學生。
學校始終秉承交通大學“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優良辦學傳統,著力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級專門人才。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等軌道交通學科專業群優勢明顯。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結論,201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2年入選教育部“2011-2012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入選教育部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564畝,校舍建筑總面積83.9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32億元,教學科研實驗儀器設備總值3.24億元,圖書館藏書285.03萬冊。現有本科招生專業67個,在校本科生2.2萬余人;研究生共487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4525人,博士研究生346人;高職學生2653人;留學生249人。有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特色專業;有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獲批首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學科特色鮮明、門類齊全,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和教育學等8個學科門類,現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17年5個學科(群)入選甘肅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其中包括2個優勢學科、3個A類特色學科;6個學科入選甘肅省“雙一流”特色建設工程一流學科,其中Ⅱ類學科1個、Ⅲ類學科3個、Ⅳ類學科2個。現有24個省級重點學科。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交通運輸工程”學科排名第8位;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機械工程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學科被評為C-類學科。“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學校擁有一支以2位雙聘院士、1位特聘教授、2位國家“”入選者,4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位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41位甘肅省領軍人才等230余位國家級省部級專家為代表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18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92人,占專任教師的55.12%,其中教授303人,副教授58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369人,占專任教師的84.61%,其中博士學位413人,碩士學位956人。有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教學團隊和11位省級教學名師。
學校不斷提高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是全國承擔青藏鐵路科研項目最早最多的高校,所參加的青藏鐵路工程項目,2008年獲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列全國參與高校之首),所主持的多個項目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鐵道科技進步特等獎、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大科技成果獎。過去一年,教師發表的論文有1172篇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檢索;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計劃項目406項;獲省部級獎勵科技成果15項;授權各項專利345件;科研到款超過1億元。學校建有53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其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其他省級以上平臺49個。
六十年勵精圖治,開拓進取,遵循“尚德、勵志、博學、篤行”的校訓,逐漸形成了“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優良校風和“嚴謹治學、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的教學特色,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整體辦學實力居甘肅省高校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生示范基地、空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學校、高水平運動員招收培養院校和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高校。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生源充足,其中甘肅省二批次理工類招生錄取線為省內高校最高。近三年,學校持續保持本科生高就業率和高就業質量,成為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學生就業人數最多的高校。自建校以來,培養出中科院院士賴遠明、萬科集團原董事會主席王石等一批杰出校友,累計畢業生近17萬人,廣大畢業生以“思想作風樸實、基礎理論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的良好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