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寫作指導(dǎo) > 正文
1、兩情纏綿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復(fù)畏秋風(fēng)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3、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4、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5、慶人間七夕佳令。——盧摯《沉醉東風(fēng)·七夕》
6、待付與、溫柔醉鄉(xiāng)。——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7、怕聞井葉西風(fēng)到。——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8、河漢女,巧云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9、的?愁睇光,連娟思眉聚。——柳惲《七夕穿針》
10、半夜燈殘鼠上檠。——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1、高樹數(shù)聲蟬送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2、夢魂偏記水西亭。——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4、緒風(fēng)初減熱,新月始臨秋。——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15、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16、風(fēng)輕惟響?,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17、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李商隱《壬申七夕》
18、夜色銀河情一片。——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9、鶴鉤空帶蛛絲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0、桂嫩傳香遠(yuǎn),榆高送影斜。——李商隱《壬申七夕》
21、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2、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3、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4、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杰《乞巧》
25、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6、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27、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28、瑯?蹋?ㄓ芭?唑選——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9、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0、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王建《七夕曲》
31、拋梭振鑷動明?,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32、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33、玉鉤斜傍西南掛。——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34、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35、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36、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37、彩云斷、翠羽散,此情難問。——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38、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39、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40、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41、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張?《奪錦標(biāo)·七夕》
42、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43、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44、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奪錦標(biāo)·七夕》
45、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6、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7、人事回廊縹緲,誰見金釵擘。——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8、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zhuǎn)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fēng)·七夕》
49、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yīng)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5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1、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52、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3、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54、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5、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56、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張?《奪錦標(biāo)·七夕》
57、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fēng)海雨。——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58、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59、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jīng)年愁損。——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60、黃四娘沽酒當(dāng)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61、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62、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云銷萍聚。——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63、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jī),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