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寫作指導(dǎo) > 正文
1、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李白《折荷有贈》
2、對此懷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隱《新秋晚眺》
3、灞原風(fēng)雨定,晚見雁行頻。——馬戴《灞上秋居》
4、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白居易《南浦別》
5、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杜牧《長安秋望》
6、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陶淵明《酬劉柴桑》
7、桂林風(fēng)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始安秋日》
8、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唐寅《》
9、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10、中秋誰與共孤光。——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11、利欲驅(qū)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陸游《秋思》
12、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章炳麟《獄中贈鄒容》
13、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4、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15、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許渾《早秋三首·其一》
1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7、楓落河梁野水秋。——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18、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9、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yán)武《軍城早秋》
20、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溫庭筠《蘇武廟》
21、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2、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李白《秋登宣城謝螟北樓》
23、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韋莊《長安清明》
24、南陵水面漫悠悠,風(fēng)緊云輕欲變秋。——杜牧《南陵道中》
25、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蘇軾《趙昌寒菊》
26、東風(fēng)臨夜冷于秋。——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27、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
28、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劉禹錫《始聞秋風(fēng)》
29、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始聞秋風(fēng)》
30、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1、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許渾《咸陽城東樓》
32、云容水態(tài)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杜牧《齊安郡晚秋》
33、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34、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35、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fēng)后值秋。——羅隱《魏城逢故人》
36、帝鄉(xiāng)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guān)驛樓》
37、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王昌齡《送狄宗亨》
38、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楊萬里《秋涼晚步》
39、柳岸風(fēng)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杜牧《齊安郡晚秋》
40、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趙孟睢對藍跬蹌埂芳/p>
41、十五泣春風(fēng),背面秋千下。——李商隱《無題·八歲偷照鏡》
42、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43、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閨》
44、行人無限秋風(fēng)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45、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46、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yán)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47、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48、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fù)秋。——李?《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49、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50、鄉(xiāng)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1、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徐再思《人月圓·甘露懷古》
52、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周邦彥《關(guān)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53、竹葉于人既無分,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4、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55、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56、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57、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張耒《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58、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guān)曲暮云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guān)曲》
59、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60、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杯。——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61、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62、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63、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動,爭向朱顏不耐秋。——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
64、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關(guān)漢卿《沉醉東風(fēng)·重九》
65、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66、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朱熹《水調(diào)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67、一抹斜陽沙觜,幾點閑鷗草際,烏榜小漁舟,搖過半江秋水。——劉基《如夢令·一抹斜陽沙觜》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