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搖籃
1、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它們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發源于河流)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
3、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
4、印度的種姓制度
(1)種姓制度將社會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國王處于第二等級。
①統治階級:婆羅門(祭司、貴族)、剎帝利(國王、武士);
②被統治階級: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羅(被征服的印度人);
(2)特點:等級森嚴
古代文明為什么多發生在大河流域?
答:河水定期泛濫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而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俄國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時間:1917年3月,②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③結果: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1914年4月列寧回國。--8月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2、十月革命:①時間: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②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③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④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遷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十月革命的意義: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由此誕生,推到了國際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1、希臘城邦
(1)范圍:包括希臘半島(主體)、愛琴海諸島等地區。
(2)特點: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
(3)文明:產生于愛琴海地區,愛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此后進入荷馬時代。
(4)興起: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斯巴達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參軍打仗是公民的義務;城邦各項活動都以公民為主體。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經過幾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體。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民主達到全盛,奴隸制政治發展到高峰。
(2)表現:雅典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主席團由各地抽簽產生,主席團主席也經抽簽產生;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伯里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亞歷山大帝國
(1)興起: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
(2)東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征,先后打敗波斯帝國、埃及,進入兩河流域,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定都巴比倫)。
(4)局限性: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
(5)積極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帝國境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農業的新變化:
(1)11世紀以后,歐洲各地農村紛紛開展了什么運動?具體情況如何?
11世紀后,歐洲農村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澤被開發,土地面積逐漸擴大。有的墾殖由領主組織,多數是農民自發開墾。墾殖者成為這些新開發地區的主人,這些地區也仿效自治城市,成為具有獨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
(2)這一運動興起后,農奴的處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農奴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或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
(3)土地的經營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領主通過轉讓、聯姻、繼承、買賣等方式,將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
(4)租地農場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直領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 。
(5)租地農場有什么特點?
富裕農民(農場主)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將產品推向市場。農場主與農民之間形成了雇傭與被雇傭的剝削關系。
(6)農業的發展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農產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農產品和畜產品得以進入市場。一些商人將在鄉村市場收購的產品運到港口或更遠的地方。法國南部地區的糧食被運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歐洲的呢絨、皮毛等遠銷東方。
2、手工業方面的新變化
(1)中世紀晚期,手工業的發展有什么變化?
農村變化的同一時期,手工業也不斷發展。一方面,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
(2)分散手工工場是怎樣出現的?
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租稅,農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手工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
(3)集中手工工場是怎樣出現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 。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集中手工工場具有什么特點?
商人提供原料、生產工具雇用工人在同一地點集中勞動;
商人與完全出賣勞動力的工人之間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體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
文藝復興——“人被發現”的時代
1、時間:14-16世紀;
2、進程: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15世紀后期擴展到歐洲→16世紀達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經濟基礎)
4、性質(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5、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資本主義思想
6、指導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意大利,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的最初一位詩人)代表作:長詩《神曲》;
(2)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3)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戲劇家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8、意義: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工科屬于文科還是理科 包括
時間:2024-04-02 09:0:20ai人工智能是什么的縮寫 是
時間:2024-04-02 09:0:31入團申請書和入團志愿書時
時間:2024-02-12 09:0:19上大學前要準備什么 大學
時間:2023-09-19 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