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省直各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深化我省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注重從供給側發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切實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目標任務
(一)主要目標。到2020年,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更加凸顯,與市場經濟相融合的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建立;以依法治企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基本形成,適應市場競爭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機制有效運轉;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完善,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集中統一監管;國有企業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的引領和表率作用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
造就一批德才兼備、善于經營、充滿活力的企業家,打造一批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競爭優勢明顯、資產質量優、行業影響大、產業帶動強的百億級乃至千億級龍頭企業和一批知名企業。
國有資本年保值增值率達到108%以上,國有資本流動性和配置效率顯著增強,資本證券化率大幅提高,省屬企業80%以上的競爭性業務國有資本實現證券化。
適應我省產業發展戰略要求的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更加合理,大部分國有資本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業和現代基礎設施產業,省屬企業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這些領域。
二、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二)突出功能,劃分國有企業不同類別。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根據國有企業實際和發展目標,按照資產功能、產業特征等制定國有企業分類辦法,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商業類又分為商業一類和商業二類,并實施動態調整。通過界定功能、劃分類別,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提高改革的針對性、監管的有效性、考核評價的科學性,促進國有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對于跨類經營的企業,可以選擇按其不同類別的資產比重分別考核再加權平均后確定考核結果的考核方式。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可結合實際,確定劃分企業類別的方法和標準。
商業一類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價值最大化、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產業龍頭為目標。重點考核經營業績指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兼顧考核社會效益。競爭性業務資產總額比例超過50%的省屬企業,確定為商業一類企業。
商業二類企業,以完成政府戰略任務或政府重大專項任務為主要目標。在考核經營業績指標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增加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保障經濟運行及完成特殊任務的功能性業務考核權重。競爭性業務資產總額比例低于50%的省屬企業,確定為商業二類企業。
公益類企業,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主要目標,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對其考核的重點是產品服務質量、成本控制、營運效率、保障能力,考核要引入社會評價。
(三)因地制宜,推進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商業類企業通過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股權結構多元、股東行為規范、內部約束有效、運行高效靈活、與市場深度接軌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經營機制。通過股份制改革,促進國有企業上市,大幅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率。積極探索集團公司層面股份制改革,推動有條件的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公益類企業可采取國有獨資公司形式,根據業務特點推進下屬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具備條件的也可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形成混合所有制結構。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
2019寧夏國企改革最新消息,
時間:2023-09-19 10:0:592019內蒙古國企改革最新消
時間:2023-09-20 18:0:152019西藏國企改革最新消息,
時間:2023-09-14 17:0:252019新疆國企改革最新消息,
時間:2023-09-16 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