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學生很關注大學的排名,本文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各個大學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排名和地區排名,本排名是根據是根據校友會發布的最新中國高校排名整理,不作為官方數據。
1、中國政法大學歷年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在校友會版本排名中,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排名第74名,相較于2018年排名第65名,排名下降了9位。
年度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北京市內排名 |
2019 | 中國政法大學 | 74 | 13 |
2018 | 中國政法大學 | 65 | 13 |
2017 | 中國政法大學 | 68 | 11 |
2016 | 中國政法大學 | 66 | 11 |
2015 | 中國政法大學 | 62 | 12 |
2014 | 中國政法大學 | 67 | 13 |
2013 | 中國政法大學 | 78 | 16 |
2、中國政法大學歷年全國排名【最好大學版】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排名第76名,相較于2018年排名第94名,排名上升了18位。
年份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所在地 |
2019 | 中國政法大學 | 76 | 北京 |
2018 | 中國政法大學 | 94 | 北京 |
2017 | 中國政法大學 | 84 | 北京 |
3、中國政法大學在北京市內排名【校友會版】
在北京市內大學排名中,中國政法大學排名第74名,排在中國政法大學前后的分別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化工大學。
2019北京市大學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3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北京師范大學 | 1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7 | 北京理工大學 | 2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 | 中國農業大學 | 3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9 | 北京科技大學 | 4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0 | 北京交通大學 | 44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1 | 北京郵電大學 | 5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1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3 | 中國政法大學 | 7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4 | 北京化工大學 | 7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5 | 首都師范大學 | 8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 | 北京工業大學 | 9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9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8 | 中央民族大學 | 9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9 | 北京林業大學 | 10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20 | 首都醫科大學 | 10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21 | 中央財經大學 | 11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2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11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23 | 華北電力大學 | 11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4 | 北京語言大學 | 13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2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4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26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167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7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18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23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工商大學 | 251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30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28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1 | 北京建筑大學 | 29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2 | 北京聯合大學 | 32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3 | 北方工業大學 | 32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4 | 北京服裝學院 | 35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印刷學院 | 419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35 | 北京農學院 | 419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37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44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8 | 北京物資學院 | 45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9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476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40 | 中華女子學院 | 523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41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59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42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70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43 | 首鋼工學院 | 72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央美術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北京體育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央戲劇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北京電影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國音樂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央音樂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外交學院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中國戲曲學院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北京舞蹈學院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國際關系學院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首都體育學院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北京警察學院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于國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現有海淀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1954年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進修生院三院辦學格局。1985年,學校開辟昌平校區。進修生院后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單獨辦學,2000年復并入中國政法大學。
學校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重鎮”。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優秀人才20多萬人。學校是國家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引領國家法學教育的創新、法學理論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國家對外進行法學學術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時,學校多學科和跨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高級專門人才,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的生力軍。2017年5月3日,蒞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并就全面依法治國、法治人才培養和青年成長成才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政法大學的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學校現有在校生17233人,其中本科生9488人,研究生6905人,港澳臺及外國留學生840人;教師912人,教學科研崗教師中教授319人,博士生導師197人、碩士生導師663人,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獲得者占比達90.90%。
學校設有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學院、光明新聞傳播學院、中歐法學院、法律碩士學院、國際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港澳臺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科學技術教學部/法治信息管理學院、體育教學部共18個教學單位。另設有11個在編科研機構、10個新型研究機構、3個協同創新中心。其中,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據科學研究院),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1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人權研究院),1個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創新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教師法治教育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全國法學教師培訓基地,1個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聯系單位。由中國政法大學牽頭組建的“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是首批經教育部、財政部認定的14個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學校參與組建的“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成為第二批獲得認定的24個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學校牽頭組建的“馬克思主義與全面依法治國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北京高校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設有法學、偵查學、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國際政治、公共事業管理、工商管理、經濟學、國際商務、金融工程、哲學、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英語、德語、翻譯、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治信息管理)共24個本科專業,其中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學校擁有3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和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經濟學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其中,法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政治學為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9個一級學科參評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學進入A+檔,并列全國第一,政治學排名全國第八,社會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取得較好成績。
學校先后與53個國家和地區的258所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其中有實質合作的世界五百強高校占比60%。每年通過各類合作交流項目派出千余名師生赴境外交流學習,聘請數百名長短期外國專家來校講學。2008年建立的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是中國政府和歐盟在法學教育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學校從2009年開始全面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學校培養國際型人才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2012年以來,學校先后在英國、羅馬尼亞、巴巴多斯、挪威共建4所海外孔子學院。
學校的校訓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學校將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高等教育規律,弘揚傳統,與時俱進,努力辦成開放式、國際化、多科性、創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強校。
中國政法大學2019-2020年校歷及寒假放假時間安排,什么時候放寒假
全國公辦大專院校排名
時間:2024-06-27 15:0:29全國公辦大專排名及
時間:2024-06-27 15:0:55全國公辦大專排名一
時間:2024-06-27 15:0:07澳門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20
時間:2024-06-14 1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