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除了少數幾個省份,大多數省份高招錄取工作已經結束,接下來大家對2021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也尤為關注。
一、2021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21年,除了香港、臺灣和澳門之外,其余的31個省份高考模式如下:
1、傳統高考省份
2021年,黑龍江、吉林、河南、陜西、江西、云南、青海、山西、貴州、新疆、甘肅、四川、西藏、安徽、廣西、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將繼續傳統高考模式,也就是語數外加文綜(3+文科)、語數外加理綜(3+理科)的模式。
以上16個地區高考總分規定750分,語文、數學和外語滿分均為150分,文綜(政治、歷史、地理)為300分,理綜(物理、化學、生物)為300分。
2、新高考省份
上海市
實行“3+3”和“6+3”的考試模式,語數外三科必考,學生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和地理6門學科中選3門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上海市高考2021年總分為660分,其中語數外三科均為150分,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自主選擇的3門科目,滿分均為70分。
浙江省
實行“3+3”和“7+3”模式,語文、數學、外語(英語、德語、日語、法語、俄語等)必考,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7門學科中選3門,作為高考選考的科目。
2021年浙江高考總分為750分,語數外滿分均為150分,其余7門學科每科均為100分。
3、新高考試點省份
2021年,北京、山東、天津和海南等4個地區繼續實行“3+3”和“6選3”高考模式。語數外必考,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和地理6門學科中選3門作為考試科目。
以上4個省市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的學科,每科滿分為100分。
對于國家實行新高考,主要有以下好處:
第一,傳統高考,只有選擇文科和理科,沒有自主選擇具體科目的機會。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以選擇文科里面的某一科目,再選擇理科里面的一些科目,只要選擇3門就可以。如果選擇的3門科目都是自己擅長的,那么高考就容易考高分。
第二、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有兩次外語的考試機會,其中第一次考出了理想成績,便會計入高考總分內。因此考生可在接下來時間內沖刺其他學科,即便6月的外語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也不會影響高考成績。
第三、傳統高考模式下,部分考生由于偏科導致了整體成績不理想,因此與部分高校擦肩而過。而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選擇機會更多,不喜歡的科目可以不選。
二、2021年高考3+1+2省份有哪些?
答:2021年采取“3+1+2”的省份包括湖北、福建、重慶、湖南、遼寧、河北、江蘇、廣東等8個省份,這也是新加入新高考陣容的8個省市。一般高考綜合改革是從高一新生開始的,也就是說以上省份2021年高考要按照“3+1+2”模式,需要在2018年學生秋季入學正式開始實施。
新高考“3+1+2”模式解讀
以上8個省份2021年高考為3門統考科目+1門首選科目+2門再選科目,其中:
(1)統考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英語、日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俄語),每科滿分150分,按照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
(2)首選科目包括:物理、歷史,兩門科目滿分均為100分,按照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
(3)再選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等,每科滿分為100分。卷面原始分按照等級賦分規則轉換為等級分數后計入高考總分;
等級賦分辦法:
等級賦分起始分只有30分,分為A、B、C、D、E等5個級別。以下為具體辦法:
等級賦分計算方式:
(原始分區間最高值-原始成績)÷(原始成績-原始分區間最低值)=(賦分區間最高值-等級成績)÷(等級成績-賦分區間最低值)
總結:部分省份實行新高考模式,雖然不像傳統高考那樣必須選擇文科和理科,但新高考選考科目時,需要結合自身優勢、興趣愛好和對各科科目的喜愛程度來選擇。除此之外,如果已經有了心儀的院校且喜歡某個專業的話,也需要結合該因素來選擇,不要盲目跟風選擇。
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1全國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全國第三批高考改革的8個省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教育廳或教育考試院了解到,以上8省份發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8省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為750分。
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包括國家統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其中,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
據了解,統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命制,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統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6月7日擬開考,高考考試時間為3天
8省份高考時間擬安排為2021年6月7日至9日,考試為期3天。
其中,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據悉,統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擬安排為6月7日9:00—11:30語文,15:00—17:00數學;6月8日15:00—17:00外語。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物理/歷史;6月9日8:30—9:45化學,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時,各省份提醒考生,統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如有調整,所在省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相應調整。
考生志愿填報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
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起,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等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將拆分若干院校專業組,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
據了解,“院校專業組”是高校招生專業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每所高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同一高校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選考科目必須相同,選考科目要求不同的專業分別設置院校專業組。
此外,各省、各教育廳提醒廣大考生,增加選考科目后,考生填報志愿須符合擬報考學校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報。
新高考后沒有考試大綱我們要怎么做1.讀題
認真讀題是解題的關鍵:泛讀、細讀、精讀、回讀。看題慢一點,做題就會快一點;做題快一點,得分就會高一點;得分高一點,理想就會近一點!
2.反思
每做一份套題,對過答案后,一定要擠出一些時間進行做題反思,反思做錯的原因,并用紅筆標注,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3.非智力因素
重視非智力因素對考試正常發揮的影響。良好的狀態,有助于考場超常發揮!當考試發生意外,情緒調節很重要。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不灰心不沮喪。
新高考注意八個禁忌
1、透露個人信息or 亂做記號
問:在作文中無意透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老師說這在高考中是不允許的,是真的咩?
答:在高考作文尤其是記敘文,很多學生會無意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這可能會使你的卷子成為“問題卷”;還有的同學喜歡在答題卡上做記號,比如標題前畫圈圈,這些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小貼士
在寫作文時,提醒自己一下這一點;平時不要有在答題卡上亂畫的毛病,小心駛得萬年船吶~
2、遇到“熟題”掉以輕心
問:記得高考理綜選擇題,竟然有一題是之前做過的,當時就覺得這幾分我撈定了,結果對答案發現錯了,題目稍稍有改動!悔恨啊····· · ·
答:大意失荊州!這怕是會成為一輩子的悔恨!看到熟題先別樂呵,更要慎重對待,避免被之前的題目先入為主,很多同學就是看到熟題,題目都沒認真讀,直接就去選答案去了!
小貼士
熟題更要仔細對待!那些出卷子的老師們,可沒那么好對付!
3、使些小聰明
問:寫作文其實有小訣竅哦,可以抄卷子其他地方的材料,嘻嘻是不是很機智~
答:盡管高考時閱卷老師不一定詳細看了卷子的每一個地方,但是還是不要肆無忌憚的抄其他地方的材料,這種僥幸心理是很危險的~
小貼士
可以通過其他材料給自己創造文章的靈感,但是內容還是自己寫,別光顧著抄!
4、未控制答題時間
問:每次做理綜,總有那么幾道題,都沒認真看,草草寫了幾行字就交得交卷了~是我做題太慢了嗎?咋辦呀?
答:題目總是做不完,可能是很多同學的通病吧,在文綜理綜、語文作文中尤為突出。題目做不完,一方面可能是做題速度比較慢,另一方面可能是沒有合理分配時間,開始時磨磨蹭蹭,做題也沒分輕重,導致最后能夠得的分也丟了。多可惜~
小貼士
在平時做題時,就養成習慣,給每一個題型分配一個時間,按時完成,不要拖拖拉拉。拿到試卷,就瀏覽一下題目,可以把自己會做的先做,避免花太多時間在不擅長的題型上~總之就盡量做到:本該得到的分,一分不落!
5、錯別字層出
問:哎,最近一次模擬考,地理考試把準噶爾的“噶”寫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寫成“梳”,竟然白白扣了幾分,現在才意識到有些小馬虎真要命
答:每年高考,連閱卷老師都跟著心疼的,就是這類的丟分現象了;明明花很大功夫理解的、背下的知識點,因為幾個錯別字就前功盡棄,多冤呀!別看幾個錯別字好像沒啥大問題,在語文的古詩詞默寫里,一個字兒錯了可就沒分了呀。作文里錯別字多了,也會刷刷直接拉低老師的好感,所以可千萬別小瞧~
小貼士
平時記東西的時候,不要似是而非,覺得差不多就好了~記就要記準,每個字都記清楚,不放過一個小細節。平時寫錯什么字了,不允許下次再寫錯!習慣,慢慢培養就好了~
6、答案沒有層次
問:答題字數寫多點,分是不是就會高呀?
答:之前在《你不得不知的電腦閱卷“內幕”,看完多撈10分!》中提到過,高考閱卷老師閱卷時間一般只停留十幾秒左右,主要搜索關鍵詞,按“點”得分。所以并不是說寫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寫對得分點。沒看的再看看哦~
小貼士
學會抓“題眼”,在答題時最好按123把要點簡潔明了羅列出來,再對應展開描述。這樣一目了然,分自然就上去了~切勿圍繞一個得分點啰嗦半天。
7、審題失誤
問:特別害怕高考中一緊張審題審錯了,那不就死翹翹了~
答:這樣的失誤,怎么能允許在高考中出現呢???!!!審題出錯有幾種情況,一是題目的意思直接理解錯誤,問牛答馬;二是題目問了2個問題甚至3個問題,你卻只看到了一個問題。審題可是關鍵一環,不能馬虎哦~
小貼士
磨刀不誤砍柴工,拿到卷子別匆匆忙忙就開始答題了,多花點時間把題目段讀完,最好把每個問題用筆標出來,避免遺漏。然后想清楚思路了再動筆~
8、大腦未及時調整至考場模式
問:為什么要提到這一點,主要這個是小編自己的高考經歷。記得第一門考語文時,可能答:還是很緊張,看選擇題一直沒辦法集中精力去讀題;后面考數學時,腦子里也總時不時冒出一些之前的語文題~現在想想就覺得好闊怕!
小貼士
進到考場后,會有一小段時間,這個時候是不讓答題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先平復一下,讓自己放松下來~如果一時大腦沒辦法鎮定,別慌,邊看題邊調整,等進入狀態就好了~
家長必看:高考前十大注意事項
1、創造安靜的復習環境
安靜的復習環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定地進行復習。吵鬧的復習環境將使孩子心情煩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復習效果。在這里小編特別提示家長,在孩子高考備考階段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不要在家里進行。在這個時間家長盡量不要與外界通電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簡明一點,說起話來簡單扼要,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閑天。
2、督促孩子娛樂與運動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復習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題就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或是一個晚上,有時搞得精疲力竭,頭昏腦漲,不僅影響心情,也影響復習效率。
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適當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輕度運動,例如,做俯臥撐,跳跳繩,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勞,煥發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 聽聽輕音樂,看看電視里輕松的節目,也有助于孩子調整心態,消除疲勞。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電視連續劇,分散孩子的精力。
3、防止對孩子的過分關注
高考前,有些家長過分關注孩子,孩子在那復習功課時一會兒過去給孩子沖杯熱牛奶,再一會兒過去給孩子送塊西瓜,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旁邊陪讀。這種過度關懷孩子的做法使孩子產生壓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對得起父母對我的關心。
4、尋找最佳線路
高考考場附近一定是交通很擁堵的,所以家長們應該多在考場周圍轉轉,看看走哪條路線最佳。
5、健康飲食
但有些家長誤認為高考前應該給孩子加強營養,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小編覺得,其實沒有必要,孩子平時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愛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一般情況下營養都會得到滿足,關鍵是要做到營養平衡,合理。不在于說給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質就能提高什么記憶能力,這種增加蛋白質和提高記憶力的關系暫且不說,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質的東西短期內也不可能提高記憶力。
6、不要話太多
小編調查了很多成績優秀的朋友,問他們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們的,他們很多人告訴我,父母只說了一句話:只要盡力就行了。
父母說了這句話使得孩子感覺自己有定心丸,肯定會盡力的,從而減小心理壓力,就會從容地應對高考。
但也有些家長高考前嘮嘮叨叨,反復囑咐孩子,考試要認真,不要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變馬虎的習慣,現在可不能丟分了,你可要注意呀。
其實,這樣的話家長已經講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講、反復地講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而且高考前,孩子和父母發生口角對情緒的穩定會起很大的破壞作用,這對考試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
是考前家里氣氛要和平時一樣。家長應該同平常一樣,該干什么就干什么,盡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他們本身壓力就不輕,作為家長應該淡化高考氣氛,讓孩子自己去復習,如果過分地關心,會讓孩子產生要是考不好對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負擔,不利于孩子考試的發揮。
7、是家長的心情一定要愉快
家長心情好,家里氣氛才能好,也才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考前氛圍。“考試焦慮”在有些家長身上,體現得比孩子還明顯,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寢,而家長的“不安”,最終會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長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平和的心態,要為孩子營造寬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圍,堅決避免家庭糾紛,父母之間有什么不同的意見不要發生口角,確實有什么問題要解決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說。父母少一分爭論就會給孩子多一分溫馨。
8、要滿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
家長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多傾聽、多鼓勵、多疏導、學會欣賞孩子,用孩子優勢去激勵他們彌補劣勢。切忌臨陣前過多的叮囑和嘮叨,考前家長在言辭上應該適度地“冷淡”高考話題。家長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簡單的運動,散散步,聊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題,會有很好的效果。
9、高考前多做一些親子溝通,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心力壓力來源于對結果的過多關注,家長的正確關心會使孩子有更大的安全感,不可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提醒自己的孩子,少說負面的泄氣話。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減壓,就說考啥樣就啥樣,其實,這就是一種泄氣的話。還沒有考,那知道好壞呢,一定要傳達給我們的孩子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只要努力了,就問心無愧,考好了是爸媽的好孩子,考不好爸媽也一樣愛你,這樣的話會無形當中給孩子很大的放松。我們要求孩子放松心態,首先家長要學會放松,我們的語言、心態、情緒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孩子高考的狀態。不太會用語言溝通的家長,可以少說話,換用一些行動來表達,比如可以自然地遞給孩子一杯水或一個擁抱,一個贊許的眼神或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給孩子帶來無限的力量。
10、合理安排孩子考前活動
不要參與一些過于劇烈的活動,如打球等,以免意外受傷,可以陪孩子散散步等,做一些輕松的活動。也不能長時間玩游戲,消耗過多的體力與精力。
低于本科線10分可以
時間:2024-07-03 17:0:41高考55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3 15:0:46高考54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2 13:0:07高考53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1 1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