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一沖”就是選取稍高于往年錄取位次的學校,但不能離譜;每年都有壓著錄取分數線走的,說運氣好,有可能,但不如說,技巧運用的好。
“穩一穩″就是選取和往年錄取位次相當的學校,這樣比較穩妥。萬一“沖一沖”沖不過去,“穩”是最好的方法了。
“保一保”就是選取稍低于往年錄取位次的學校。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被錄取的可能性,甚至達到“保證能走”的程度。這一步是在“沖”和“穩”不能實現的情況下的選擇。
請記住“沖、穩、保”三字訣,并靈活加以運用。
“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挑選預測錄取分數高于考生分數,但分數差不超過15分的志愿。“沖”的錄取幾率一般比“賭”要高。
“穩”是指穩健的志愿,一般挑選預測錄取分數低于考生分數,但分數差值不超過5分的志愿。
“保”是指需要保證錄取的志愿,一般挑選預測錄取分數低于考生分數5分至10分的志愿。
“墊”是指墊底的志愿,如果考生在前面的4個志愿均無法保證錄取,則必須保證“墊”志愿能被錄取,一般挑選預測錄取分數低于考生分數10分以上的志愿。
根據高考成績和位次,把A志愿報得稍微高一點,“沖”一下心儀學校中收分最高的那所;B、C志愿求“穩”,填報把握較大的學校;D、E志愿要能“保”險,填報一定能錄取的學校;F志愿是分數在往年二本線左右的考生需要重視的,應選擇一所往年的三本院校來“墊”底。
為避免落榜風險,最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因為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是“一次投檔”。也就是說,如果達到某所學校的提檔線,學校提取了檔案,但沒達到所報專業的分數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話,檔案被退回后不會再投給該批次的其它志愿,而只能落到下一個批次。
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家長不能大包大攬,替孩子“做主”,而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