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志愿填報是在成績出來后進行的。高考各批次控制分數線,考生的高考成績排位后填志愿,基本上全國各個省份的填報志愿時間都會在6月25日后進行,具體時間和安排同學們可以去各省市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查看。
高考志愿是在出分數后填報。目前全國各省份都實行知分填報高考志愿,即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在高考成績和各批次省控線公布之后進行。
學生可根據各省下發的高考院校招生目錄與歷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以及自身學習愛好等方面綜合考慮后選擇填報高考志愿。待各批次招生錄取開始,相應批次的學生志愿會投遞填報的院校進行調閱,后由院校決定是否錄取。
高考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是依據文理、滿足等級、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目前全國陸續實行平行志愿,填報志愿的難度降低了很多。高分低就、掉檔、落榜的現象越來越少,所以根據分數認真分析填志愿,一般是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學的。
所以考生和家長要早做準備,學習掌握平行志愿的相關規則和技巧,從根本上確保志愿填報工作的萬無一失。
1、考生是要選學校還是要選專業
一到考慮志愿填報的時候,學生和家長都會頭疼。原因是可供選擇的學校和專業實在太多,究竟是選擇以學校為主還是以專業為主,家長和考生都會拿不定主意。其實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是有參考標準的,那就是根據成績來定。考試成績拔尖的考生,主要考慮的是學校,因為從清華、北大畢業,和從一所普通高校畢業,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而且,這樣的大學冷門專業的實力也很強,可以為考生的就業鋪平道路。考試成績中等的考生,就要兼顧學校和專業,主要是看學校和專業的性價比。考試成績不是非常理想的考生,主要就是看專業怎樣,一般是選擇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在就業的時候,有個好專業也是可以加分的。
每一年的政策都有變化
2、身體是否健康
很多學校和相關的一些專業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是有限制的,譬如是不是色盲、有沒有近視等。報考高等學校的所有考生均須參加體檢。考生的體檢須在指定的二級甲等(含)以上醫院或相應的醫療單位進行,主檢醫師應由具有副主任醫師(含)以上職稱、責任心強的醫生擔任。非指定的醫療機構為考生作出的體檢結論無效。
3、家庭經濟情況怎樣
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考生,可以選擇中外合作的大學及專業,這些學校和專業一般錄取分數會相對較低,專業實力是很強的,除了高收費,其他方面都很不錯。對于家境比較困難的考生,可以選擇讀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國防生、師范專業。這些院校和專業基本不會給家庭造成太大的負擔。
志愿填報會改變孩子一生
4、平時成績有多少分
家長在估分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平時成績。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的平時成績比較穩定,那么高考的結果也不會差太多。所以,考生的平時分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根據考生的調考成績,來進行模擬的志愿填報,經過幾次模擬以后,家長的心中就會有底了。這樣,就不會等到考生出分的那幾天來想辦法,而是能有的放矢地為考生填報適合的高校和專業。
5、孩子擅長什么樣的工作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應該主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擅長的科目,以及性格等,這些決定著孩子的職業發展方向。比如,能言善辯的考生,可以考慮法學專業或市場營銷專業,性格比較內斂的考生可以去進行科學研究。而富有愛心的孩子,可以考慮讀師范,做一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