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個志愿是45個專業組,在院校專業組模式中,一個專業組就是一個專業,每個專業組最多可填6個專業。
45個志愿是45個專業組,在院校專業組模式中,一個專業組就是一個專業,每個專業組最多可填6個專業。
每年在高考志愿種落榜的人中,總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自視過高”而造成滑檔的。想要避免這種風險,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志愿中要有“保底”的專業,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少!一般來說,適合“保”的大學(專業),其錄取分大多都會低于我們的高考分數較多,而這種志愿一般不能少于志愿總數的1/3。因此,45個院校專業組,我們通常建議必須要有15個拿來“保一保”。
填報志愿時,建議大家都勾選服從調劑。若考生45個志愿都填滿了,但是沒有一個志愿選擇了專業調劑,那么當考生的投檔線均未達到所選專業投檔線時,考生會被退檔,選擇服從調劑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
45個志愿不是45個學校。45個志愿既不是45個學校,也不是45個專業,而是45個院校專業組。在湖北、湖南和廣東省,志愿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的,一個院校專業組就是一個志愿。
有些考生認為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太多,在報志愿的時候沒有填滿,小編在此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浪費機會,能填滿就盡量填滿,畢竟多填一個院校專業組就多一些被錄取的機會,填滿可以有效降低滑檔風險。
1、掌握三方面的信息:
① 當年的招生政策,錄取原則;
② 當年的招生計劃結構、特點;
③ 有關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和特殊要求。
2、處理好三個關系:
① 處理好“我選學校”和“學校選我”的關系;
② 處理好“個人需要”與“國家需要”的關系;
③ 處理好“我”填志愿與“他人指導”的關系。
3、注意三個要點:
① 在指導考生填志愿時,班主任最有發言權。考生往往是“當局者迷”,班主任則是“旁觀者清 ”,要尊重班主任對志愿的審查把關。
② 認真閱讀《招生考試報》等有關指導資料,查閱有關志愿填報信息。
③ 在填報志愿的決策問題上,不能參謀太多,除家長、老師外,其他人要慎開尊口。
4、慎重采用“三個策略”。
① 正確評估自己,定檔確位。“檔”指批次,“位”指專業。
② 同一批次的志愿中,應是第一志愿要重視,平行志愿不輕視,調配志愿不忽視,“服從”欄要表示,從高到低要依次,冷門、熱門要交替,成績較差的同學要以報冷門專業為主。
③ 選區要審視,志在四方,東西南北中,交叉志愿才易選中。
5、查閱好“三本書”:《招生計劃合訂本》、《高考指南》和《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