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通常不沖突。
征集志愿是在上一批次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和專業進行的補充錄取。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中被錄取,那么就不再參與下一批次的志愿錄取。
但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中未被錄取,其檔案狀態不會受到影響,仍可以正常參與下一批次志愿的投檔和錄取。
例如,考生本科一批的征集志愿未被錄取,那么其檔案將按照正常流程參與本科二批志愿的錄取。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份的具體錄取規則和時間安排可能會有所不同,考生應密切關注所在省份招生考試機構發布的權威信息,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要求進行志愿填報。
以下是一些填報征集志愿的技巧:
關注征集志愿信息:及時了解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通過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公布的征集志愿相關信息,包括填報時間、報考要求、征集高校及專業計劃等。未被錄取且符合條件的考生需密切關注,以免錯過本批次錄取機會。
留意專業錄取要求:查看征集志愿招生計劃時,要結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其補充規定和擬填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要求進行填報。部分高校的某些專業可能會對身體條件或單科成績有要求,若不符合條件,即使投檔也可能被退檔。
結合投檔規則填報:對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的征集志愿,可參考“沖、穩、保”的填報技巧,合理排序志愿。不能僅依據本批次第一輪投檔時的調檔線,需結合征集志愿投檔規則認真思考。但也要注意,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通常比較熱門,分數不占優勢的話很難被錄取,特別是在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考生中,有不少是沖刺名校而失敗的高分考生。建議考生注意專業的冷熱搭配,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對于本科沒被錄取的考生,如果符合條件,也可填報專科的征集志愿,但由于可能有部分相對高分考生參與,競爭往往十分激烈,投檔分也可能趨高。
量力而行:填報征集志愿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不要盲目沖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往往更受歡迎,若分數沒有優勢,被錄取的難度較大。
考慮服從調劑:如果對專業沒有特別要求,為增加錄取率,可選擇服從調劑;如果對專業有明確要求,不服從調劑則可能有再次落榜的風險。
核準填報信息:填報完征集志愿后,應按公布的征集志愿計劃核準擬填報院校、專業代號及名稱,并確保保存成功。
注意截止時間:各批次或類別征集志愿的時間長短不一,務必在省級教育考試院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填報,一旦錯過則視為自動放棄。
在填報征集志愿前,建議考生還可以查詢自己所關注院校的先期投檔分數,了解其與自己分數的差距,同時注意征集志愿的名額。分數較高的考生可填報名額較少、認為較好的學校;分數較低的考生則盡量選擇名額較多的學校與專業。另外,要注意志愿之間拉開檔次,存在一定的分數級差(可通過省招辦網站里的學校投檔情況得知)。
本科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
時間:2024-08-10 11:0:44高考征集志愿錄取結果什么
時間:2024-08-10 11:0:29高考志愿中的征集志愿的填
時間:2024-08-10 11:0:17高考征集志愿未被錄取是否
時間:2024-08-10 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