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中,中國對疫情的良好處理震驚了世界。
英語作為主科目之一,被要求降分,甚至降為副科的呼聲越來越高。
很多人說:
把英語作為主科目就是文化不自信的體現!
很多網友調侃,世界上有兩個國家以說英語為榮,一個是印度,另一個是中國。
那么到底英語該不該降低分值,或者降為副科甚至是取消英語?
回答很明確:高考英語不會取消,分值不會降低,而且仍然會是主科!
為什么呢?原因何在?
首先,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也是適用范圍最廣泛的語言,而漢語雖然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是范圍卻限制在中國。
英語的影響力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撼動其地位,唯有中國成為超級大國,漢語才能推廣至全世界。
但是漢語被列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才能學好漢語,這一點也不利于漢語推廣。
其次,英語邏輯性強,學習英語能鍛煉語言邏輯能力和邏輯思維,對于科研來說,很有必要學習英語!
世界上著名的學術期刊,幾乎都是用英語印刷發布的,中國在這一領域話語權極低。并不是說中國科研不行,而是漢語言自身的紕漏,不適合做科研描述。
即便能用漢語寫出高水平科研論文,中國卻是沒有國際水平的期刊能讓其散發光芒。
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用英語寫科研論文,這樣有利于促進學術交流。
最后,語言的學習不能歸咎為不愛國,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為祖國發展做貢獻。
我們仍然走在,要跨入中級階段還有幾十年。
在此期間,中國人民所能做的,就是開拓國際視野,英語就是最好的載體!
進行更多的學術交流,促進我國科研發展,所以,英語學習在各方面對我國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幸運的屠呦呦,我過諾貝爾科學領域的獎項是為零的,文學方面也只有莫言一人獲得。反觀鄰國日本,早已大大超越中國。并不是說我夸日本,而是他們民族從二戰至今,都一直學習國際前沿科學。
所以我們不能單單從民族大義的角度,去否定英語,你可以不喜歡英語,可以不學習英語,只要其他科目考滿分,一樣能入清華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