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區別是什么暫未公布,以下是2021年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區別是什么,僅供參考。
1.投檔原則不同。傳統的順序志愿的投檔原則是“按照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而平行志愿的投檔基本原則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
2.志愿個數不同。平行志愿錄取辦法每批次只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愿、一個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藝術類為征求志愿,下同)及院校服從志愿。傳統志愿每批次設置第一至第四志愿及服從志愿。
3.填報時間不同。平行志愿由考生在錄取工作開始前預先填報;征求(平行)志愿是在每批次錄取過程中、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由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上網填報。傳統志愿是在錄取前填報的,在錄取過程中不再填報志愿。
4.填報對象不同。填報征求(平行)志愿為符合本批次填報條件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已被錄取或不符合本批次填報條件的考生不能填報。相對于傳統志愿形式,平行志愿的填報風險減少,考生錄取機會增加,高分落榜現象減少,高校斷檔現象減少,志愿匹配性提高。
二者最重要的區別是投檔原則出現了本質上的變化。平行志愿是在同一錄取批次中設置若干個高校志愿,各高校志愿之間互為平等關系。如某省在本一批次中設置了A、B、C、D四個高校志愿,投檔前將本一批次所有線上考生按高考成績從高到低依次排序(同分考生根據省級招辦的排序規定),投檔時按高校招生計劃1:1.05的比例,根據排序依次檢索,凡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向其所填報高校投檔。
在投檔過程中,考生非A志愿填報某一高校和其他同一分數將該高校填報在A志愿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這是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的最大區別。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平行志愿投檔時是在同一錄取批次中將全部招生計劃一次投檔完成,只要考生檔案在投檔過程中被檢索,不論是否投出均視為完成本批次的投檔過程。投檔以后若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則采用征求平行志愿的方式完成招生計劃。
而順序志愿一般則是在一個批次中設置三個高校志愿,各高校志愿之間各自獨立。在投檔時,首先調取達到本批次錄取控制線的所有考生檔案,按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志愿高校進行歸類,將高考成績由高到低排序,再按高校的招生計劃的1:1.2比例,劃出投檔分數線。
如:在本科第一批次高校錄取時,先將所有把A高校作為第一志愿填報的考生歸類,再將達到投檔線的考生向A高校投檔,由A高校參照招生計劃以及進檔考生的專業志愿確定錄取與否;最后A高校再將沒有錄取的考生檔案退回省級招辦,從而完成錄取程序。若A高校因一志愿考生人數不足而未能完成招生計劃時,省級招辦就會將一志愿未被錄取且二志愿報考A高校的考生按分數排序后向其進行第二次投檔。仍還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則將一、二志愿未被錄取且第三志愿中填報A高校的考生再次向其投檔。如還無法滿足招生計劃,將從考生填報的高校服從志愿中調劑投檔或采取征集志愿方式,直至完成招生計劃結束錄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