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投不能查,只有退檔才有理由。不能簡單的理解“自由可投”就是沒有被錄取的機會了,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在這種狀態下,就是徹底涼了;實際上,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能查,只有退檔才有理由。
你可以看一下你報的那所學校的投檔分是多少, 如果你的成績沒有達到你的學校的投檔分你的檔案就沒有投出去, 那么的的狀態就是自由可投。一般檔案投出去后被退檔才會有退檔理由。
檔案首先被投到某個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并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一般多于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后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已經預分專的考生叫預錄取,退檔的考生叫預退檔。 如果省教育考試院同意這個意見,那么“預錄取”的考生就變成錄取待審狀態,預退檔考生的檔案就重新回到數據里,變成了自由可投。
考生在省教育考試院還有一個紙質的錄取表。當省教育考試院把這個錄取表經過人工審批后,這些考生的狀態就會變成錄取的狀態,也就意味著這些考生被正式錄取了。
考生狀態為自由可投,考生狀態說明可參看右上角的“狀態說明”。
1、沒有備注退檔理由
有的考生會發現,自己在填報志愿之后,再過幾天一看還是“自由可投”的狀態,也沒有高校的回復信息,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錄取狀況怎樣。如果是這種情況,請不用太過著急,畢竟高考錄取是一個紛繁復雜的工作,而且提前批次錄取和第一批次錄取,工作量比較大。
可能您所填報的大學和專業,以您目前的分數,沒有足夠競爭優勢,所以檔案沒有投遞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耐心的等待下去,或許高校的招錄工作正在進行中,或許您還有被第二、第三志愿提檔的可能;同時,也需要時刻關注該校的錄取工作進度,以免出現一些偏差。
2、高校備注退檔理由
對于考生來說,即使高考志愿投檔成功,也有可能面臨被退檔的情況,比如說,一些大學在招錄的時候,提取檔案的數量,會比實際招錄人數多一些;如果考生的分數,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則很有可能被退檔。
不過,在院校退考生檔案的時候,往往會注明退檔的理由,并且在做出退檔的處理后,學生的檔案狀態也會重新變成“自由可投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生準備下一步的志愿征集流程了。
1、考生可通過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
當高考志愿投檔結束后,省考院網站會公布當年的投檔數據。考生與家長可以第一時間查看自己進檔的學校。
2、考生可通過投檔院校的本科招生網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
在大學投檔成功之后,由大學招生辦開始具體專業的錄取。因此錄取結果一般會比投檔結果晚一天。考生與家長可以在已投檔大學的本科招生網查看具體錄取到哪個專業。
3、考生可通過官方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
在投檔錄取的過程中,考生的志愿填報系統也會顯示考生檔案的狀態。例如:投檔中、已投檔、已錄取以及具體錄取的專業等。如果不是很著急,大家可以等待志愿填報系統中最終審核后的高考志愿錄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