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大學雖然是合法正規的大學,但在有些人看來,口碑并不是很好。這就導致很多高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寧可上公辦的專科院校,也不愿意報考民辦二本,甚至覺得上民辦二本很丟人,但其實不然,上民辦二本并不丟人。
第一,單從考上大學這件事來說,能考上大學就是一件很值得稱贊的事情。
截止到2017年,全國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就只有11518.2萬人,僅占到人口總數的8.86%。如果粗略地按照本科生和專科生各一半來算,本科生只占4.43%。如果大家考上了本科大學,即便是民辦的二本院校,學歷也是比絕大多數人高的,大可不必覺得丟人。
第二,民辦二本大學是合法成立的大學,畢業能拿到國家認可的學位證和學歷證。
即使是民辦高校,也是經由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頒發的學位證和學歷證都是受到社會承認的。只要在大學里學到了知識、技能,以后都可以有很好的前景,沒必要覺得丟人。
第三,很多民辦大學的分數線雖然比較低,但它們的辦學實力不錯,就業率也很高。
例如吉林外國語大學在民辦大學排行榜中位居第一,是口碑很好的二本大學。考生只要成績達到二本線就能報考,對于分數壓本科線但又不想讀專科的學生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它的本科生就業率很高,在2019年達到了90.30%,比一些公辦的二本院校還高。
民辦二本真實就業率在90%以上,而且就業薪酬、認可度也較高,因此“民辦二本千萬不要上”只是部分人的看法,家庭條件允許的考生,是可以放心報考的。大學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關鍵還是在于各位考生是否付出了對應的努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民辦大學學費較高,家庭經濟情況好,覺得自己的成績復讀一年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對本科學歷比較看重的考生,建議直接報考民辦二本,放棄復讀。
民辦本科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大家可以爭取填報一所實力較強的民辦高校。
不管是民辦本科還是公辦本科,畢業后拿到的都是國家、企業認可的本科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不必擔心它的含金量會比公辦本科差。在求職、考公務員、考研究生的時候,本科學歷都是“敲門磚”,可以讓大家的職業選擇空間更大、更廣。
另外,民辦本科高校的分數線一般會低一些,如果大家成績不理想但又想讀本科,民辦本科高校就是性價比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