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這批學生將參加新的“3+3”高考,高考總成績將由語數外三門主科加三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決定。
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的文件要求,三門選考科目成績,將以等級呈現。
以往高考,考生各科目成績按分數呈現,高校錄取時劃出投檔線,并按總分從高到低錄取,這種方式雖然簡單直接,但高效公平,是通用多年的高考錄取方式。而高考改革后,考生高考成績變為三門主科分數 加 三門選考科目成績等級。
于此,本輪高考改革遇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學生選考科目成績的呈現方式以及高校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對選考科目成績的使用方式。能否公平、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是決定本輪高考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在上海、浙江成功實施。上海、浙江選考科目的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細節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原始分數 - 百分比例 - 等級 - 轉化分數”的路徑:即把考生卷面原始分數,按照分數排名所在的百分比位置,先轉換成百分比例,再轉成百分比對應的等級,成績按等級呈現;高校在使用時每個等級再賦以固定的分數。
后續改革省市依據各自的特點對選考科目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有不同的設計要求,北京,也暫沒有相關政策或操作性文件公布。
近日,北京市教育學會微信公眾號刊發題為《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換的研究》的文章,提出了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賦分方案:即將全體考生成績排序后等比例的分成100個等級,并對各等級按照1-100賦分。不同于上海的11個等級和浙江的21個等級,這個方案的100個等級分的更細。
文章稱,該方案綜合考慮了中學教學、考試命題、高校招生以及社會公眾關切等多方面因素,對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轉換原則進行了論證。文章對浙、滬試點方案以及其他受關注方案的特點及利弊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這個方案。
甚至,該方案已經通過了實例分析。文章稱,運用該方案對高考實測數據的分析表明,該方案能夠滿足學生的選科需要,較好處理學科間的難度平衡問題,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同時也緩解了學業水平考試分數呈現和轉換的一些潛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