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為“3+1+2”;打破文理分科,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和“選擇考”;高考招生方式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計劃、分開劃線、分別投檔……這是記者從今天公布的《重慶市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獲悉的。
按照重慶新高考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2021年6月高考),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3”為語數外,“1”為首選學科物理或歷史,“2”為再選學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自選2門。“3+1+2”總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的分值均為150分,總分450分;“選擇考”每門學科原始分分值均為100分,其中,首選學科成績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學科成績以轉換分(每門分值仍為100分)計入考生總成績,總分300分。
重慶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學考”)。“學考”分為“合格考”和“選擇考”。
“合格考”覆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合格考”中11門學科(除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的筆試實行全科開考,每學年組織兩次。學生不得提前參加各學科“合格考”。只有具備普通高考報考資格,且“選擇考”3門學科所對應的“合格考”學科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選擇考”。高校根據考生的全國統一考試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考”成績,參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
從2021年起,考生志愿由“專業(類)+院校”組成,采取一個招生專業(類)一所院校為一個志愿單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積極探索“一檔多投”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模式。
重慶新高考方案還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將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教育考試招生相對分開,把“文化素質測試+技術科目測試(職業技能測試)”考試方式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的主渠道。針對普通高中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測試+技術科目測試(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的考試招生評價方式;針對中職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專業綜合理論測試、專業技能測試)”的考試招生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