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進指因工作需要,當地的單位錄用一個外省、市的在職的,且就業至少達到一定年限的人員,學歷高于當地人才引進的最低要求的人才來當地就業!以下是人才引進政策及租房購房補貼新規定,僅供參考!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根據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桂發〔2016〕26號)及《中共柳州市委員會、柳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柳州市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柳發〔2017〕12號)精神,現就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為全力推進“三大建設”、持續營造“三大生態”、建設現代制造城、打造萬億工業強市,加快實現“率先建成”和“打造龍頭”雙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制定如下措施。
一、目標任務
(一)實現人才總量突破百萬目標。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在柳創新創業,實現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以人才結構優化助推柳州經濟提質增效、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未來5年,全市實現人才總量目標突破100萬人,其中,引進培養高端人才100人,企業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3000人,博士、碩士3000人,高技能人才10000人,本科畢業生50000人。
二、加大引才力度,集聚優秀人才
(二)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團隊)。對來柳工作A類人才(團隊),簡化程序,一事一議,最高可資助人才(團隊)項目資金1億元,3年內給予人才生活補助每人每月3萬元、核心成員(不超過5人)每人每月1.5萬元。對引進培育的B類人才(團隊),最高可資助人才(團隊)項目資金3000萬元,3年內給予人才生活補助每人每月2萬元、核心成員(不超過3人)每人每月1萬元。鼓勵C類人才及團隊在柳創新創業,最高可資助人才(團隊)項目資金1000萬元,3年內給予人才生活補助每人每月1萬元、核心成員(不超過3人)每人每月5000元。
(三)吸引萬千學子入柳。對企事業單位新錄用和來柳創業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在柳參加社會保險并正常繳費6個月以上的,給予生活補助: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碩士每人每月1000元,補助期限3年(其中新引進到企業、學校、醫院、科研院所或來柳自主創業的博士、碩士補助期限5年);獲得學位的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補助期限1年〔其中國內一流大學及學科畢業生和國際一流大學(權威機構綜合排名前500,下同)畢業生補助期限3年〕。獲得學位的全日制本科、碩士、博士等非柳州市戶籍的高校畢業生,來柳面試或有意在柳就業創業的,可憑本人畢業證、學位證、身份證和租房合同申請最長6個月每月800元的租房補貼。
對新進博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按其在站實際工作時間,給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補助,期限最長2年。對出博士工作站留柳或來柳在企業工作的博士后,一次性給予每人20萬元的科研經費。對在柳自主科技創業的博士和碩士,依據創業項目市場前景和效益評估情況,分三檔一次性給予博士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和碩士10萬元、25萬元、50萬元的創業經費。
(四)支持優秀人才創業柳州。各類人才在柳創辦小微企業,擇優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給予10萬元至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貼息貸款和相關融資支持;吸納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1年至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項目實施后形成規模或直接創辦規模以上企業的,根據其營業額和稅收、技術創新推進、行業帶動、技術項目績效、高層次人才集聚程度進行綜合評價,給予100萬元至300萬元的創新創業獎。
(五)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積極推進柔性引進人才,深入實施“雙百人才工程”,聘請和邀請市政府顧問及國內外人才來柳考察指導,促進專家與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對接。每年向受聘擔任政府顧問和“雙百專家”的人才發放崗位津貼,兩院院士2萬元、其他顧問1萬元、雙百專家5000元。
(六)實行購(租)房補貼。新引進人才在我市購置首套家庭住房的,參照下列標準給予購房補貼:A類人才最高500萬元;B類人才最高300萬元;C類人才最高200萬元;D類人才50萬元;E類人才30萬元;F類人才8萬元;G類人才5萬元;H類人才最高2萬元。
未享受購房補貼或未入住人才公寓的參照下列標準給予租房補貼:A、B類人才3500元/月,連續發放5年;C、D類人才2500元/月,連續發放5年;E類人才1500元/月,連續發放5年;F類人才1000元/月,連續發放3年;G類人才500元/月,連續發放3年;H類人才500元/月,發放1年。
(七)建設人才公寓。采取租用、改建、新建、購買等多種方式在全市推動人才公寓建設,由市財政投資建設、購買一批住房或整合、改建一批存量房產作為市本級人才公寓,鼓勵各城區、柳東新區、北部生態新區(陽和工業新區)和市屬各單位充分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設人才公寓,5年內全市人才公寓不低于5000套,為來柳且尚未在柳州市購買住房和未享受政府購房(租房)補貼的各類人才,以優惠租金的方式提供為期2年的住房保障。
(八)鼓勵引才薦才。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人才中介機構等引進和推薦人才,為我市每引進1名A類、B類、C類、D類人才的,經認定,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各城區、開發區對其轄區范圍內招才引智工作突出的單位和企業可適當予以獎勵。
三、強化人才培育,促進提質增量
(九)大力培育“龍城金藍領”。鼓勵支持在柳企事業單位技能人才學習提升,對新取得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人才,與駐柳或市屬企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3年以上并連續正常繳納社會保險費12個月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1萬元;對代表柳州市參加世界級、國家級、自治區級技能大賽獲得獎項名次的個人,按1:1的比例配套獎勵,并給予所在企業3萬元至10萬元的獎勵。每3年評選一次“龍城技術能手”,對獲評個人給予2萬元獎勵。全市各類企事業單位成功申報建立國家、自治區、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申報成功獎50萬元、30萬元、20萬元,次年起每年分別給予經費補助20萬元、10萬元、5萬元;成功申報建立國家、自治區、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次年起每年分別給予經費補助30萬元、20萬元、10萬元。鼓勵企事業單位改善提升技能人才結構比例,連續三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達30%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十)大力培育精英企業家。鼓勵支持在柳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學習提升,對獲得證書后與駐柳或市屬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連續正常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費的個人給予相應獎勵,對新獲得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學位證書的個人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新獲得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證書的個人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獲得工商管理高級總裁(MBA)班或工商管理高級總裁研修提高班結業證書的個人給予一次性獎勵1萬元,對新獲得特級職業經理人、高級職業經理人資質證書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1萬元。每年組織100名企業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參加國內外高端定制培訓班。
(十一)鼓勵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在職學歷深造。對入選國家“”“”的專家人選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入選八桂學者、自治區優秀專家的人選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進一步完善工業企業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制度,對享受工業企業特殊津貼的專家,在管理期內每人每年給予一次性政府特殊津貼5萬元。建立柳州市名師、名醫、名家、農業專家特殊津貼評選制度,每兩年評選一次,在管理期內每人每年給予一次性特殊津貼2萬元至4萬元。鼓勵和支持各行各業在職中青年優秀人才自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對獲得相應學位并在柳繼續工作滿三年以上的,給予碩士2萬元、博士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市財政及用人單位已經給予補貼的不予重復獎勵)。
四、推進平臺建設,增強承載能力
(十二)鼓勵支持高水平技術轉移機構和科研機構來柳發展。支持國內外機構在柳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我市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術轉移機構,經市科技主管部門認定并簽署培育協議的,在合同期內,每年給予工作經費20萬元,績效考核合格,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分為三檔每年另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績效經費支持。
對經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不低于500萬元的研發機構建設資金;對經認定的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不低于80萬元的研發機構建設資金。
對國家級科研院所、一流高校,世界500強企業、國內100強企業在我市新設立的獨立研發機構或分校,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在建設資金、項目審批和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十三)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綜合體建設。鼓勵、支持和統籌各城區、開發區聯合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規劃建設符合柳州產業發展戰略并具備一定規模的各類科創產業綜合體(科技園、海創園、眾創空間、特色小鎮等),積極引進各類產業研發機構和科技創新型企業,打造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集聚更多的研發人才,助推柳州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壯大。對新規劃建設的科創產業綜合體,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在建設資金、項目審批和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十四)大力支持“二站一室一基地”建設。大力支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專家(名教授)工作室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建立院士工作站、專家(名教授)工作室和申報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對新建立院士工作站、專家(名教授)工作室和新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單位分別給予一次性經費50萬元、30萬元、30萬元、10萬元。
(十五)設立龍城人才周。將每年4月的第二周設立為“龍城人才周”。在人才周期間,組織開展“優秀人才接觸柳州計劃”活動,組織發布柳州市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目錄,開展人才招聘“雙向交流”“優秀人才推介”“雙百人才服務柳州”等系列活動。積極宣揚優秀人才典型事跡,講好柳州人才故事,大力營造重才尊才的社會氛圍。
五、優化服務體系,激發人才活力
(十六)健全體現人才價值的薪酬制度。在市屬國有企業及其權屬企業中開展職業經理人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經理層人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國有企業引進高端人才經費視同利潤處理,新招錄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薪酬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在工資總額中進行單列。在企業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股權制和期權制;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可實行協議工資或項目工資,不列入、不占用單位績效工資指標。建立科技人員股權期權激勵機制,對為國有企事業單位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技術人員、核心骨干可實行股權期權激勵,國有企事業單位對職務發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轉化完成人及其團隊的獎勵,計入當年工資總額,在工資總額中進行單列,不納入次年工資總額基數。健全柳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分配機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用于科技人員、研發團隊及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其他人員的現金和股權獎勵的比例可達70%以上。
(十七)建立靈活的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對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實行動態編制管理,在用人單位沒有空編的情況下,凡引進到我市事業單位且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按照相關規定使用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專編專用、周轉使用。對公辦高校、科研院所和公立醫院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簡化用編計劃報批和進編手續辦理程序,實施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備案制。
事業單位可特設崗位引進急需緊缺優秀人才,經人才主管部門認定納入本級重大人才項目的,不受崗位總量等級、結構比例限制。
(十八)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對我市引進的符合本措施A—H類的人才,本人及其子女戶籍未轉入我市的,其子女申報就讀或從外地轉入我市公辦幼兒園及義務教育段學校,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按住所地址參照我市戶籍學生入學政策保障入學,但不享受學區生待遇;其子女申請從外地轉入我市公辦普通高中,按照自治區學籍管理相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園)事項按《柳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保障措施》執行。為高層次人才配偶妥善協調就業問題。推進高層次人才醫療優診服務,完善人才就醫綠色通道。建立各類人才優先落戶制度,進一步簡化人才戶籍、檔案、社保關系轉移程序,為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建設全市人才信息服務管理系統,實現“互聯網+人才”服務。按各行業急需緊缺人才崗位類別、崗位名稱、崗位要求、緊缺程度、薪酬范圍以及行業單位等信息,編制各類緊缺人才目錄;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業發展需求,編制享受本措施的事業單位目錄。做好我市各類緊缺人才產業分布、數量供需、專業構成等情況的研究和預測,為精準引才聚才提供決策分析。
六、其他
(十九)本措施適用于市本級層面,包括五城區及柳東新區、北部生態新區(陽和工業新區),各縣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黨政機關(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通過全區或全市統一組織的公開考試進入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列入認定對象(列入享受本措施的事業單位目錄的除外)。給予個人的補助、補貼和獎勵均為稅后所得。
本措施中“高端人才”是指D類(含D類)以上人才,“高層次人才”是指E類(含E類)以上人才,新引進的人才指2018年10月1日后從柳州市外引進(不含市轄各縣)的人才,E類以上人員(含E類)需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含5年)服務期或勞動合同,F類以下(含F類)人員需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含3年)服務期或勞動合同。
退役軍人有什么待遇福利
時間:2024-04-18 01:0:51松原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7:0:16白山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7:0:04通化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