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轉專業的資格
第四條 學校本科生申請轉專業均應符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籍管理規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生調整修讀專業管理辦法(試行)》及學校其他有關轉專業的規定。
第五條 在校全日制學習的本科一年級學生中確有專長或特殊愛好,調整修讀專業后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可申請轉專業。
第六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申請轉專業:
1. 入學后違紀受到處分的、正在休學或保留學籍的;
2. 已修課程有不及格且成績積點低于3.0的;
3. 根據學校招生政策不能轉專業的,如文瀾學院、自主招生錄取的、藝術類、國際聯合辦學項目等學生;
4. 經學校研究確認其他不適合調整修讀專業的。
第七條 提前批次錄取的學生僅限在提前批次、同學科內相關專業間調整;申請轉入提前批次專業學習的,須符合提前招錄專業要求的各項條件。
第八條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只能轉專業一次。學院申請轉出的學生不超過該專業同屆人數15%,轉入計劃控制在該專業同屆人數5%。
轉專業的組織
第九條 轉專業時間為每學年第二學期前四周。
第十條 轉專業工作由學院統一組織。學院成立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其中領導小組由書記和院長任組長、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和副書記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學院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代表、本科教學秘書等,代表學院負責制定轉專業實施細則、研究確定轉入和轉出學生名單。工作小組由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任組長,副書記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各系主任、輔導員代表和本科教學秘書等,負責學院轉專業的咨詢、報名、考核、提出擬轉出、轉入學生名單。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本科教學管理辦公室。
第十一條 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學院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對申請轉入的學生進行綜合測評,擇優錄取。具體程序如下:
1. 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向學院提交加蓋公章的成績單和加權平均成績。
2. 學院對申請轉入的學生進行條件審核,審核合格者參加筆試,筆試科目為微積分和英語。
3. 學院根據綜合成績按專業轉入人數1:2的比例確定面試名單。綜合成績為已修課程成績的40%加上筆試成績的60%。面試為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考核。
4. 綜合成績和面試成績加總排序,領導小組確定同意轉入學生名單,并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學校最后審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歷史源遠,弦歌不輟。學校前身是1948年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原局創建,并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中原大學。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期間,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政法學院為基礎,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學、中華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優質的財經、政法教育資源,于1953年5月分別成立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9月,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并成為湖北大學。1971年12月,湖北大學改名為湖北財經專科學校。1978年1月,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成為首批恢復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12月,以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為基礎,恢復重建中南政法學院。1985年9月,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鄧小平親筆題寫了校名。2000年5月26日,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并組建為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1年6月,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7年9月、2022年2月,入選首輪、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融通育才,桃李芬芳。學校始終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濟世”的校訓,弘揚“砥礪德行、守望正義、崇尚創新、止于至善”的辦學精神和“由黨創辦、建校為黨、成長為國、發展為人民”的紅色基因,形成了財經政法深度融通的辦學特色和“融通性、創新型和開放式”的人才培養特色,先后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40余萬名各類優秀人才。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碩士研究生88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來華留學生600余人次,繼續教育學歷學生24000余人。現有本科專業6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門;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8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2000年以來,學校重點建設融通專業課程400余門,打造國內規模最大的經法管融通課程體系。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獲批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項、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5項,入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2個,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3個。近10年,獲“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創新創業競賽國家級金獎3項,銀獎10項。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江漢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0江漢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40中南民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4三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