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16個“世界預防自殺日”。“我們和合肥一家學校聯合展開的調查顯示,有自殺想法的孩子的比例‘高得驚人’。”合肥市四院青少年心理科專家鐘慧用“震驚”來形容自己的感受。據她介紹,導致青少年自殺的危險因素除了抑郁等精神疾病、家庭成員有自殺的歷史外,經常處于壓力狀態。(9月10日《市場星報》)
翻閱近期出版的新聞媒體,你會發現,不論是新聞版面還是生活版面,抑或是健康版面,都將“世界預防自殺日”作為了報道的主題。舉辦宣傳活動的,普及預防知識的,比比皆是。問題是,只靠這一天的熱熱鬧鬧,就能遏制自殺的態勢嗎?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發布的首份預防自殺報告顯示,自殺已成為當前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是15到29歲年齡段的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自殺,話題沉重而現實,不禁讓人追問:是什么讓他們想不開?
其實,預防自殺的重點在于拔下插在心靈上的刀子。
最近這幾年,有一個話題十分沉重,人們似乎也不愿意提起,對于有關部門來說也忌諱談起,似乎總是十分敏感的,可是有些社會問題不能用逃避的方法面對,而是需要直面問題。這個沉重的話題就是自殺現象。就像前幾天發生的“孕婦跳樓一尸兩命”的新聞事件,這里面的真相還不能明晰地呈現出來,但是有一點是需要關注的:為何“生育疼痛”會讓一名成年的女性選擇了自殺。這種自殺的傾向是如何形成的?這不能不說和自己的心靈脆弱也是有一定關系的。
這就要說到“尊重生命”教育了,只有將插在心靈的刀子拔出來,才能更好預防自殺現象的發生。鑒于自殺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我們有必要將“尊重生命”教育搬上課堂了。
去年的時候,某地一家高校開展了“死亡教育”課堂。老師讓學生用“體驗死亡”的方式,感知生命的意義。讓學生假設自己還有一天的生命,想說些什么的方式,表達對生命的感悟。90%以往的學生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如果再給我一次活著的機會,我不會在意富貴或貧窮,不會在意愛情或孤單,不會在意身份高或低,不會在意世俗的眼光。同時,學校還給學生展示了各種悲慘的“死亡方式”。盡管有點恐怖,盡管有點寒冷,可是實際效果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很多學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諦。
前段時間出現了“自殺QQ群”和“死亡游戲”,監管部門進行了嚴厲打擊,這是需要做的事情。可問題在于,如果你只是把這些人的軀體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你拉回來的也只是一個軀殼,而不是靈魂。讓人們知道敬畏生命,知道生命真諦,才能拔下插在心靈上的刀子。社會、學校、家長應注重對孩子進行“尊重生命”的教育,因為拯救靈魂比拯救軀體更重要。
大學新生開學活動策
時間:2023-11-21 08:0:39小學生勞動實踐活動描述簡
時間:2023-09-20 03:0:15學校夏季運動會的活動描述
時間:2023-09-15 02:0:27學校社團活動描述簡短一句
時間:2023-09-20 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