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東華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1.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2.已注冊本科生無紀律處分者即可報名,每人只允許填報一個專業志愿。
3.文理不限制,但部分專業有限制條件(見附表1),藝術學院、體育學院、定向生不在轉專業范圍;國際聯合辦學學生只能本項目內轉專業;軟件學院學生轉出只能在本院內專業選擇,轉入不限制。
4.各專業轉入人數及專業學業限制條件見附件。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簡稱東華理工,創辦于1956年,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學、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111計劃”入選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國家新工科和新文科項目入選高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中國人民海軍士官選拔培訓基地、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牢記服務國防軍工的使命擔當,為服務國家原子能事業發展而三遷校址、七易校名,堅持“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勢”的發展思路,高擎“核學”“地學”兩桿大旗,加速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國家國防軍工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25萬余名各級各類專業人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門領導、商界精英、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專家,為我國核大國地位的確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和“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
學校現有南昌、撫州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800余畝。設有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測控技術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測繪與空間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軟件學院、理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法與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院、國防教育學院、國防科技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0余個教學單位。
學校現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6個本科專業(其中59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具有來華留學生招收資格。擁有“十三五”國家國防特色學科5個,“十四五”江西省一流學科3個,化學學科、工程學科、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本科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2個專業被遴選為江西省高校星級專業,8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東華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5 11:0:28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4-07-15 10:0:53江西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5 10:0:44江西中醫藥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5 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