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競比實績,每學期學年評,不終身制。每個老師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代課,更要激勵上好課。
特優津貼:全體教師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準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廣,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的教育及教學方法,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級,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準,使那些有才華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山區補貼: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另外給與補貼,應該是工資50%。正如國家干部下鄉補貼,越偏僻地區,補貼越高,不終身制,離開就沒有。加快解決代課教師問題 王曉龍委員
核心觀點
代課教師問題涉及編制、財政、人事、保障、教育等部門,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綜合措施統籌協調解決。
多年來,代課教師問題一直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他們的困難處境引發廣泛同情。他們的工資大多在200元—500元之間,沒有正式教師享有的各種福利補貼、社會保險。為了維持生計,補貼家用,不少代課教師過著亦教、亦農、亦工的生活。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財政部門應加大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西部以及老少邊窮地區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應由中央財力保障、公用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的經費保障機制。
二、應建立健全代課教師的招錄和退出機制。代課教師問題涉及編制、財政、人事、保障、教育等相關部門,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留、轉、訓、辭、補、養”等綜合措施統籌協調加以解決。
三、按崗位需要調整農村地區教師編制標準。根據農村邊遠山區教學點的課程教學崗位實際需要,實行按崗定編、定崗招錄 生于1987年的趙雪芳是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許多民辦教師“慕名”找到她反映情況。
許多民辦教師曾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全國掃盲中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1982年,國家為提高教學質量,曾對民辦教師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安排整頓,那次沒有被辭退的民辦教師絕大多數都已陸續轉正。而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尤其是在此之前因各種客觀原因離開教師隊伍的民辦教師,還有相當部分至今老無所養,形成了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
這些老民辦教師的際遇,令趙雪芳代表十分揪心。她專門對1983年前被辭退或離開教師隊伍的民辦教師進行了調研,準備在兩會上提出《關于解決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