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建議,可以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長效機制,并加快壟斷行業改革,根治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另外,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被認為是縮小收入差距的一個有效方法。事實上,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的《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即指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通過何種手段加快速度,毫無疑問成為下一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除此之外,在當下穩增長、調結構階段,促進國內消費也是一大重要手段。而消費的前提,則是要有合理穩定的收入。針對這一點,作為配套方案,10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分批出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
民眾訴求更加細化
在總結今年兩會調查結果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過去幾年里,民之所盼,逐步成為了政之所為;民之所呼,依靠兩會的提案議案機制,也一步步落到實處。例如,前幾年大家強烈呼吁的反腐倡廉、養老雙軌制統一等,都在取得了重大進展。
另外,民眾的訴求也更加細化,例如在社會保障中,對生育方面的社會保障最不滿意的民眾居首位。外界普遍認為,最近幾年,大部分人的焦點普遍集中在養老和醫療方面的保障,對生育、失業、勞動類保障可以稱得上并不是很了解。不過,隨著我國社會保障的逐步完善,加之民眾在此方面的訴求一直增強,其有可能也會成為未來兩會的關鍵詞。
從各種調查情況來看,老百姓對兩會在改善民生上能夠起到的作用、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能夠切實給自己帶來的福祉,都非常期待。而作為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更有理由去期待今年的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