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吉林省兩會代表團名單
于中赤萬玲玲(女)馬俊清王玉芝(女)王民王光軍王麗影(女)王松鶴王家騏王常松王儒林車光鐵(朝鮮族)車秀蘭(女)尹彥利巴音朝魯(蒙古族)石國祥(回族)盧志民田玉林曲久輝任克軍劉桂鳳(女)劉益春閆少俊安桂武孫立榮(女,滿族)孫國偉孫鶴娟(女)蘇俊杜青林李元元李秀林李相國李樹國李彥群李楨(女)李輝李景浩(朝鮮族)楊揚(女)楊克勤楊紹華別勝學佟毅(滿族)鄒繼宏(女)宋治平(女)張啟陽金華(女,朝鮮族)金育輝金碩仁(朝鮮族)鄭亨日(朝鮮族)寶音太(蒙古族)趙靜波荀鳳棲柏廣新修福金姜治瑩洪長有(回族)聶文權徐建一高飛郭乃碩唐憲強彭永林謝忠巖熊梅(女)潘永興
會議號召,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更加緊密地同志為,在中共吉林省委的領導下,,胸懷大局,和衷共濟,務實創新,為實現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閉幕會前,大會經過充分醞釀、民主協商,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補選馮曉波等5人為常務委員。
政協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應出席委員605人,今天到會517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省政協主席黃燕明主持會議。省政協副主席剛占標、別勝學、薛康、趙吉光、支建華、王爾智、張曉霈、劉麗娟、張伯軍,秘書長包偉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省委副書記、省長蔣超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王國發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
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議》。會議聽取并審議批準黃燕明所作的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王爾智所作的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情況報告。會議聽取、討論并贊同蔣超良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討論并贊同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及其他報告。
黃燕明在講話中說,政協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全體委員、大會工作人員及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開得圓滿成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廣大政協委員牢記使命,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負責精神,深入討論,踴躍建言,提出了許多有分量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生動展現了政協委員心系吉林、履職為民的情懷和擔當。
黃燕明指出,吉林現在已經到了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推動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我們要為深化改革鼓與呼,動員大家一起想事、一起干事,為改革減阻力、添動力,增合力。要圍繞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強化民主監督,促進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充分釋放經濟發展活力,順應實現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黃燕明強調,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把握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經濟發展大邏輯。我們要適應新常態,充分發揮智力優勢和專業特長,聚焦突出發揮“五個優勢”、推進“五項舉措”、加快“五大發展”,把認識和破解矛盾作為突破口,堅持問題導向,尤其要堅持以身邊的問題為導向,深入調研協商,及時準確反映群眾的愿望和訴求,及時提出實招良策。
黃燕明強調,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了法治中國的,中共吉林省委十屆四次會議吹響了法治吉林建設的號角。我們要自覺按照和中共吉林省委的戰略部署,切實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在科學立法的立法協商中、在嚴格執法的建言監督中、在公正司法的參與維護中、在全民守法的學習踐行中履行職能,發揮作用。
黃燕明強調,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把協商民主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空前重視,也賦予了人民政協新的更大責任。我們要以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擔當,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協商建言的最高位置,以新的視野和新的理念,廣泛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努力尋求各方面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達成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努力把事情商量順、商量通、商量成。今年是吉林省政協成立60周年,60年的光輝歷程充分表明,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委員們的才智和工作是推動政協事業向前發展的力量,委員們的付出和努力是政協確立地位和發揮作用的基礎,委員們的成績和榮耀是永遠閃耀在政協歷史星空中的璀璨光芒。巴音朝魯書記在政協聯組討論時,提出全省上下要堅定優勢自信、路徑自信、目標自信,要增強振興發展的行動自覺、深化改革的行動自覺、依法治省的行動自覺、從嚴治黨的行動自覺。我們要積極響應、認真落實,加強協商,強化監督,以扎實的履職實踐續寫人民政協輝煌歷史新篇章。
省級領導竺延風、馬俊清、高廣濱、金振吉、房俐、齊玉、崔少鵬、張安順、陳偉根、陳紅海、莊嚴、荀鳳棲、王守臣、車秀蘭、周化辰、王云岫、李龍熙、王化文、黃關春、谷春立、隋忠誠、李申學、胡楊、王常松、楊克勤、崔杰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
省政協歷屆主席、副主席張岳琦、林炎志、高文、李宏昌、趙家治、鄭龍?、常萬海、伍龍章、李慧珍、孫耀廷、徐學海、常顯玉、任鳳霞,省政府秘書長李福春也出席會議。
駐我省的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府參事室參事,省文史館館員,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縣(市、區)政協主席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