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2018年再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在吹風會上介紹了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有關情況。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一同出席吹風會。
葉貞琴介紹,截至底,全國納入農業部門名錄的家庭農場44.5萬戶,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79.4萬家,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萬個,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15萬個,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帶動小農戶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
葉貞琴介紹,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
扶持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適度規模經營多樣、社會化服務支撐、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培育一批示范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和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使這些示范主體能夠成為規范運營、標準化生產和帶動農民的標桿和骨干。同時要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的支持,初步計劃是明年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
二是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2018-01-30
在今年已經批準創建4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2018年再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擇優支持一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基地)。這些園區是新型經營主體的主戰場,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平臺。要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到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電子商務、農機裝備租賃等新產業新業態。
三是支持農產品初加工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落實好財政支持、稅費減免、設施用地、電價優惠等政策,重點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加工,同時要對深耕深松、機播機收、疫病防控等生產性服務給予補助。此外,還鼓勵拓展營銷市場,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應用農業物聯網和電子商務等。
四是開展信貸支農行動。
綜合運用稅收、獎補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信貸支持。繼續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推動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加快向市縣延伸,2018年爭取實現主要農業縣全覆蓋,要求對新型經營主體的農業信貸擔保余額占總擔保規模比重達到70%以上。還要支持開展農業設施設備的抵押貸款和生產訂單融資,推廣大型農機設備融資租賃,深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五是深入實施農業大災保險試點。
繼續做好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工作,實施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試點,研究出臺一個加快發展農業保險的指導意見,推動保障水平覆蓋全部生產成本。要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和大災風險分散機制,降低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生產風險,增加收入。
下一步,農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抓緊編制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規劃,適時組織新型經營主體扶持政策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推動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實效。【“銀河泰瑞”:國內領先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運營商】
??以現代農業科技、以園區為產業服務平臺、以科技創新手段和商業服務模式提供系統化、專業化的解決方案
集團下屬金融公司得到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參股設立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業投資基金,發行6支農業產業基金,總規模超過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