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張近東在其兩會提案中表示,導致中國足球目前現狀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是最關鍵的還是青訓體系的建設。目前整個社會層面,并沒有把青少年足球提到戰略層面,各方的扶持力度也相較職業足球顯現出頭重腳輕的局面。具體體現在青訓專業力量欠缺,大多數職業球隊雖有各級梯隊,但在基礎設施、專業教練的水平上,沒有后續跟進。此外,校園足球不僅缺少完善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比賽,而且也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遞進體系,這導致很多優秀的小球員在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期間,沒有再深造的平臺,而職業俱樂部也沒有一個完善的從校園足球選拔年輕球員的機制,這使得很多球員無法尋找到有效的職業路徑,降低了家長培養孩子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張近東圍繞足球青訓體系,提出了《加強教育資源與足球人才的有效結合,提速足球青訓體系建設》的提案。
張近東在提案中建議,要進一步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在青訓體系建設上,應考慮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向青訓球員傾斜,讓想踢球、會踢球的青訓球員得到踢球機會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個穩定的教育平臺,讓他們兩條腿走路,球踢的好可以有機會進職業隊,如果達不到職業隊的要求,學習也不會耽誤,仍可以繼續深造。
與此同時,在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方面,還應該嚴格制定俱樂部青訓體系標準化運營方案,建立專業化、系統化的青訓球員培養措施,吸收國外足球青訓先進的理念,并認真、系統化地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管理和運營。(沙行)
此外,地方政府應督促和扶持各學校,加大對校園球場的建設投入,以及對外開放的力度,真正做到讓小球員想踢球,有球踢,想學球,有人教,充分釋放所有資源,產生最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