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1
1)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諄諄誘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思維, 促進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體現教師主導,學生 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分析例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體現新課程的“三 維目標”;
2)教學過程邏輯性較強,教學思路嚴謹,作為一名新教師來說教學基本功較 扎實;
3)建議: ①可以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討論,適當控制教學節奏; ②創設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難度,更好訓練學生的思維; ③備課要考慮多種因素,上課要靈活(遇到例,可以讓學生討論)。
小學語文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2
評課: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3、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4、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
5、充分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6、最后環節的設計很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7、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8、老師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9、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10、有“創新”和“創意”。新課改的理念體現得很突出。
11、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12、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 13、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4、要求學生將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題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學生解題方法的水平。
15、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16、例題、習題的搭配合理,能聯系第一文庫網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17.老師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18.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19、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怎樣算比較簡便?”使算法得到了更優化,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0.在學生探究時深入淺出,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方法。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21.本節課的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
22.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
23、呈現方式多樣,并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24.課堂活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體現了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知識這一先進的課程理念。
25.注重學生自主探索,三維目標得到充分體現。
26.老師的課堂中,教者都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7.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的槳,讓學生積極思考,在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并估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語文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3
這堂課很有意義,聽后很受啟發。
總的說來,師生的精神面貌、學習氛圍、課堂流程、目標落實、雙基訓練、德育滲透都做得比較好。下面簡要談談我的聽課感受,有褒有貶,說得不對之處請指正。
(二):
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導入,必然撥動學生的心弦,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定下完美的基調。這節課的導入就很新穎,有趣味性、啟發性,學生的學習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三):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節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遺憾的是,這節課沒有明確目標(或目標制訂得不合理,形同虛設)。
(四):
新的課程觀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最大資源。各小組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組員樂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共同解決。這些都做得很好,只是評價沒有跟進,也沒有兌現積分獎勵。
(五):
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提醒、矯正、勸誡、引導與鼓勵。
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平臺。優秀是夸出來的--讓學生互相贊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效果會更好。
(六):
教師能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用語規范,體態大方,板書美觀,聲音不高不低,圓潤動聽。只是講得過多,搶了學生的風頭。如果這節課再少講20分鐘,效果會好些。
(七):
傳統課堂的特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關注的是教師的教,新課改強調關注學生的學。
按照學生的思路去設計教學,還是按照教師的思路去照本宣科,這是教學指導思想的問題。
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還有待進一步解放,直到徹底解放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八):
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利用對子檢測過關;小組內能夠解決的問題,不用拿到班內展示;學生能夠自己表達的,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
總之,教師要相信學生、利用學生。本節課的知識點,老師講得面面俱到,使得學習效率難以提高。
(九):
某某環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學生的興趣高漲,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活了學生的表現欲。這是本節課的亮點!
(十):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掌控課堂節奏,評價優劣得失,解答疑難困惑……學生再怎么“主體”,也不能由著學生的性子來,沒有約束就沒有自由,沒有收斂就沒有開放。
在為什么“耳要聰目要明”的問題上放開討論,是沒有多少意義的;分成正反兩方,更是小題大做,弄巧成拙。
(十一):
教師能有意識去改變舊課堂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這種改變總是好的,只是步子要邁得大一些。
(十二):
教師盡管講得少了,但翻來覆去地用那三五個優生充當“小老師”,仍然沒有擺脫舊課堂的窠臼。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十三):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動靜結合是學習的法寶。要想讓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還要在教學方式和內容安排上多動腦筋,最好做到勞逸結合、陰陽搭配、疏密調節、深淺得當。
(十四):
規律要讓學生去發現,教師總結出十條不如學生自己探索出一條。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不經歷思索磨難得來的記憶不值得珍惜。
(十五):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倡導學生多種感官并用,養成用雙色筆和糾錯本的習慣。
(十六):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讓學生出題比學生解答老師的題更重要。如果對子互考、小組較量、男女生PK,這樣的課堂,老師只需坐山觀虎斗。
(十七):
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能夠看出教師的教育思想境界。切記教材只是工具,只要能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誰不用教材,誰是真正的高手。
(十八):
北京的語文課本,朝陽區用人教版,海淀區蘇教版,大興區用北教版--而且版本的差別很大。這也提醒我們,不妨依據學情,量身定做,自編教材。
(十九):
下雪天講冬至就比深秋了學《春》(朱自清)效果好得多。語文學科完全可以實施單元大目標教學,讓學生多讀、多寫、多應用。
(二十):
課前演講,課后練字,每周一歌,每月讀本小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堅持下來,意義非凡。
(二十一):
課上出現了教學內容泛化的現象,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學科味不濃。
黨員互相批評和建議的句子1
時間:2023-09-18 00:0:22黨員對他人批評與建議意見
時間:2023-09-21 17:0:42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句子5
時間:2023-09-19 19:0:23學生評價輔導員的評語大全
時間:2023-09-17 1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