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強化現場安全管理。全面開展“零事故活動”,加強現場管理和作業人員自主組織實施風險識別、安全檢查、隱患整治、事故搶險工作能力,切實做到全員參與、超前管理、系統防范;嚴格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執法,及時消除設備、操作、管理等安全隱患,確保始終在安全狀況下進行作業。(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有關企業負責實施)
(三)加強基層組織領導能力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組織保障水平。進一步落實“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分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一崗雙責”責任制,切實加強基層領導的政治素質、責任意識、工作能力、工作作風建設,強化基層安全監管和生產經營一線負責人管理安全生產的能力,打造“能人安全”環境氛圍,形成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能力。(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
(四)深化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批準項安全生產行業標準目錄》(安監總局公告號)等國家標準制訂行業安全管理標準、實施方案和評估辦法,健全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體系,建立工作考核激勵機制,按照“管理臺賬化、裝備現代化、指令書面化、操作程序化、行為規范化”的要求,實施“樣板工廠”、“樣板礦井”、“樣板站段”、“樣板學校”和“樣板崗位”等示范工程。底,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達標率%以上。(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
加強以企業安全設備更新改造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保障設備裝備的安全運行。嚴把企業生產設備安全關,加強設備維護保養,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完善生產設備安全自動防控系統,提升設備安全性能;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規定。(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有關企業負責實施)
(五)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完善事前防范機制。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機制,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員工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制度,重大安全隱患實行市、區縣(自治縣)、鄉鎮(街道)三級掛牌督辦,做到內容、標準、措施、進度和責任“五落實”。全面啟用“重慶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統”,建立隱患登記、銷號和查詢管理機制、重大隱患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加大隱患排查治理監管力度,對無視法律法規、治理安全隱患不力的,依法嚴肅處理。(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有關企業負責實施)
(六)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交通運輸、礦山、消防、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施工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結構優化調整,推動資源整合,制定強制措施和扶持政策,鞏固和夯實高危行業(領域)本質安全保障基礎,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深入開展“平安暢通區縣”創建活動;強化運輸企業安全監管,全面推進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底前,全市縣道米以上高路堤的危險路段和通客車的鄉村道重點危險路段安裝公里防撞護欄;增強“村村通”安全保障能力;基本解決農村客運高峰時段超載等安全隱患。深化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建設瓦斯治理示范區縣和示范礦井,實現煤礦瓦斯監控系統覆蓋%礦井、%工作面;對達不到安全生產標準、污染環境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煤礦,堅決予以關閉。消防間距不符合要求的加油(氣)站han阻隔防爆設施安裝完成%、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完成%。強化建設施工“三落實”(落實安全專項措施經費、落實安全專項措施方案、落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和現場安全管理,積極推行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管理措施,建筑施工現場安裝安全監控系統完成%。深入開展防船舶碰撞、防泄漏“兩防”整治活動;加強庫區和支小河流船舶的安全監管;水運交通船舶%客渡船完成標準化船舶改造。非煤礦山%的企業實現機械化開采。煙花爆竹生產%的企業實現機械化作業。強化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社會消防體系、火災隱患整改體系建設。全面貫徹《重慶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的定檢率達到%以上。同時,切實加強民爆器材、市政設施、學校、農業機械、石油、冶金、有色金屬以及尾礦庫等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區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業部門分別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配合,有關企業負責實施) ,